第五百二十八章 格物致知

自此儒学发扬光大,可以说一直到唐朝为止,儒学都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学派。无数读书人都是以学习儒学作为立身之本。

可是任何事物包括思想,发展到了一定时间,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也会有尾大不掉的情况。在唐朝后期,儒学基本走进了死胡同,当时盛唐推行的是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思想,已经没有纯正的儒学。

唐朝最后一个大儒韩愈曾经挖空心思想要拯救儒学,可惜势单力薄,并没有什么成效。加上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乱世,儒家那一套思想更是被许多诸侯国君主、将军轻视,篡权频出,攻伐不断,仁义礼智信的丧失。

苏宸的一句“格物致知”让大儒徐铉都感到了一种冲击,思想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你的话虽然有些新见解,格物为了致知,格物只是途径,不是目的,最后再回归到道法上来,提升道的认识,这个,你确信自己正在朝这个方向在做吗?”徐铉问向苏宸。

苏宸闻言,摇了摇头,他格物,是在搞科研,真正的推动技术和利器层面,不是在总结“虚无的道”。

他并非要搞学说思潮,不会真的去研究儒学,或是理学、心学这些。

“我是这样想的,儒学的经典需要像徐大人这样的文坛巨匠去研究就够了,将文学素养与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成为真正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被写入青史留名!“

先是夸赞几句,倒是让徐铉很是受用,面带微笑,继续倾听新科状元郎的想法。

“而我呢,除了有些灵感写点诗文外,其实对研究学术兴趣不大,我反而对格物、实验、研究发明等,更感兴趣一些,这一领域可能会被大多数读书人看不起,但正因为如此,更需要一个人去归纳、演绎格物的道法和规律,知行合一,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改造世界,影响朝政和国运,真正做到富国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