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隆与典韦一行人,如同追逐风影的旅人,在华佗身后紧追不舍。自汝南平舆县再次扑空后,他们根据零星线索,一路向南,经汝阴、过新蔡,进入豫州与扬州交界的混乱地带。这一带,黄巾余党、地方豪强、溃兵流寇横行,道路不宁。
连日奔波,人马疲惫不堪。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不时还需应对小股盗匪的骚扰。典韦率玄甲锐士浴血奋战,虽能击退宵小,却也难免减员和负伤。刘隆虽心急如焚,却也知欲速则不达,只得强压焦躁,小心前行。
这一日,行至弋阳地界(今河南潢川),天色已晚,雨势渐大。众人寻了一处废弃的山神庙暂避风雨。庙宇残破,蛛网密布,神像倾颓,一派凄凉景象。
“主公,连日赶路,弟兄们实在撑不住了,在此歇息一晚吧。”典韦看着浑身湿透、面带倦容的部下,向刘隆恳求道。这位铁打的汉子,此刻声音也带着沙哑。
刘隆看着篝火旁东倒西歪、啃着干粮的将士,心中不忍,点头道:“恶来,传令下去,今夜就在此休整,明日天亮再行。多派哨探,小心戒备。”
“诺!”典韦领命而去。
刘隆坐在篝火旁,烤着湿透的衣襟,望着跳动的火焰,心中思绪万千。郭嘉、戏志才苍白的面容在他眼前浮现,益州繁重的政务在心头萦绕。自己身为一州之牧,却离巢千里,在这荒山野岭追逐一个飘忽不定的身影,究竟值不值得?万一益州有变,或是自己此行遭遇不测……
“不!绝不能放弃!”刘隆猛地摇头,驱散心中的动摇,“奉孝、志才乃我股肱,若失此二人,如断双臂!华佗乃当世唯一有望根治其疾者,纵然千难万险,也定要寻到他!” 想到此,他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夜深人静,唯有庙外风雨声和殿内将士的鼾声。刘隆难以入眠,起身走到破败的庙门口,望着漆黑的雨夜。忽然,他隐约听到风中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似乎来自庙后。
刘隆心生警惕,按剑悄声循声走去。绕过断墙,只见庙后残破的僧房里,隐约有微光透出。他凑近缝隙一看,不由得愣住了!
只见房内,一位布衣老者,正就着微弱的油灯,为一名躺在草席上、面色潮红的孩童施针。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明亮专注,手法稳健精准。旁边,一对衣衫褴褛的农家夫妇,正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口中喃喃感谢。
“恩公!多谢恩公救我家狗娃性命!”
“老人家,您真是活菩萨啊!”
那老者施针完毕,又取出几味草药,递给农妇,温言叮嘱煎服之法,声音平和而有力:“风寒入里,已无大碍。按方服药,静养几日便好。切记,勿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