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装备磨合在一种近乎沉默的专注中完成。当“利刃”小队的成员最后一次检查完自己的“铁骨”外骨骼框架,将“阴影”斗篷仔细叠好塞入背包,清点完每一块“熔炉”口粮和特种弹药,并将那台充满不确定性的“星语者”卫星电话交由陈默亲自保管后,所有人都明白,训练的时间已经结束。
出发的时刻,到了。
这一次,没有战前动员,没有慷慨激昂的誓言。行动本身的绝密性质与近乎十死无生的危险性,让一切形式化的东西都显得苍白无力。告别,被安排在堡垒指挥中心最深处的密室,仅有陈家的核心成员在场。
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灯火通明的房间内,映照着一张张强忍情绪的脸。
陈默的目光首先落在父亲陈建国身上。这位昔日略带固执、如今已是“守望者”内政顶梁柱的父亲,鬓角早已斑白,眼神里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理解与支撑。
“父亲,”陈默的声音平稳,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郑重,“家里,就交给您了。”
短短一句话,蕴含了千钧重担。这意味着在他离开后,陈建国将不仅是内政总管,更是“守望者”整体方向的临时掌舵人,需要协调军事(在陈锋离开后由老周的副手代理,但重大决策需陈建国与陈雪商议)、稳定民心、保障后勤,以及在最坏情况发生时,做出关乎整个势力存续的最终抉择。
陈建国重重地点头,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只是用力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声音有些沙哑:“放心去。家里,有我在,乱不了。”没有过多的言语,父子之间的一切,尽在这坚实的触碰和简短的承诺中。
陈默随即看向陈雪。妹妹如今是“守望者”最敏锐的眼睛和最灵通的耳朵,她的情报网络和破译能力,是此次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前提,也是他走后,监视外部动态、预警潜在危机的核心。
“小雪,”陈默注视着她,“情报不能断。‘鹰巢’的任何异动,周边势力(尤其是江东和军方)的任何风吹草动,甚至堡垒内部……都需要你时刻关注。你是我留在后方的‘眼睛’,也是父亲的‘耳朵’。”
陈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更冷静、更可靠。她知道,二哥将最复杂、最需要缜密思维的任务交给了她。“我明白,二哥。情报中心会二十四小时运转,所有信息会第一时间与父亲同步分析。你们……一定要小心,等你们的信号。”她刻意回避了“平安归来”这样的词,因为那太过奢侈,所谓的“信号”,指的是那台希望渺茫的“星语者”可能传回的、代表任务某个阶段结果的加密代码。
接着,陈默看向眼眶早已泛红,却死死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的母亲李秀娟。他走上前,轻轻拥抱住母亲日益单薄的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