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船!”
“起锚!”
“升帆!”
命令一道道传下。周景昭对杨宏及送行众人最后抱拳一礼,转身步入船舱。
庞大的船队如同苏醒的巨龙,缓缓离开码头,调整风帆,顺着嘉陵江的浩荡水流,开始向南驶去。岸上,杨宏等人躬身相送,直至船队消失在视野之中。
宁王周景昭的南征主力,终于离开了经营数日的合州,正式踏上了前往行军的下一站——渝州(重庆),及更南方爨氏叛乱核心区域的征程!
与此同时,巴州地界。
一队身着朝廷御史台或刑部官袍的官员,在些许护卫的簇拥下,风尘仆仆地进入了巴州城。他们正是隆裕帝此前在朝堂上决定的、派往巴州核查宁王“擅杀官吏、处置赃物”的巡查官员。
为首的是一名面色严肃、眼神中带着几分挑剔的御史,心中暗自盘算着要如何“严格”核查,最好能抓到宁王的一些把柄,也好在朝中扬名,甚至讨好某些对宁王不满的势力。
然而,当他们抵达刺史府,亮明身份和来意后,却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接待他们的,是巴州刺史文谦以及折冲都尉。二人的态度客气却疏离,公事公办,对于巡查官员提出的调阅卷宗、询问当事吏员、核查赃物账目等要求,一律配合,但却安排得滴水不漏,全程有员陪同,且效率极高,几乎不给任何私下接触、“深入挖掘”的机会。
更让他们感到棘手的是,当他们试图询问一些关于宁王处置过程的“细节”时,无论是州衙的官吏,还是折冲府的军士,乃至他们偶然接触到的本地百姓,反应都出奇的一致:
“宁王殿下明察秋毫,处置贪官邪教,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