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没褪尽,晒谷场的石板就被玉米穗铺得满满当当,金黄的穗子沾着细碎的露珠,在晨光里泛着油亮的光。林野蹲在脱粒机旁调试,这台囤货里的老旧机器,昨天擦了三遍、上了猪油润滑,此刻转起来“嗡嗡”作响,铁齿轮咬合得严丝合缝。
“婶子们,把玉米穗往进料口递,别太急,免得卡机!”林野扶着机器把手喊,周婶和陈婶已经抱着玉米穗凑过来,两人配合默契,一人递穗、一人扶着进料口,金黄的玉米粒顺着出料口“哗啦啦”往下淌,像断了线的金珠子,落在铺好的白布上,堆起尖尖的小丘。
苏晴拿着细筛子站在旁边,把脱粒时混进来的玉米芯、碎秸秆筛出去:“这机器真省事,要是纯手搓,这小山似的玉米穗,得搓到天黑。”她额角渗着薄汗,抬手抹了把,指尖沾了点玉米粉,笑起来眼角弯弯,“去年在城里,哪见过这阵仗,现在倒觉得,亲手脱粒的玉米才香。”
小丫头和小诺蹲在白布旁,小手捡着漏网的玉米粒,时不时往嘴里塞两颗生的,脆生生的口感让两人眼睛发亮。“小诺你尝尝,生玉米也甜!”小丫头递过去一把饱满的玉米粒,小诺犹豫着放进嘴里,慢慢嚼着,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真甜!比糖还甜!”
张强背着药篓从后山回来,刚采的薄荷和柴胡还带着露水,他把药篓往屋檐下一放,就过来帮忙递玉米穗:“这脱粒机省力气,我来替周婶歇会儿,你去喝口水。”周婶笑着让开位置,拿起水壶灌了两口:“张医生你可别累着,腿伤刚好,悠着点来。”
李嫂端着一大盆切好的黄瓜条过来,撒上粗盐和蒜末,拌匀了递到众人手里:“天热,吃点凉拌黄瓜解解暑,等会儿给你们做爆米花,丫头念叨好几天了。”小丫头一听“爆米花”,立刻蹦起来:“李奶奶快做!我要吃甜的!”
上午十点多,玉米脱粒终于完成,白布上堆起了满满两大堆玉米粒,金黄饱满,透着太阳晒过的干爽气息。林野关掉脱粒机,擦了擦额头的汗:“先晒两天,把水分彻底晒干,再装袋存进地窖,不然容易发霉。”
接下来就是小丫头最期待的爆米花环节。李嫂在大铁锅里倒了小半碗玉米粒,又加了一勺粗盐和一小块猪油——灾变后糖稀罕,用盐和油炒出来的爆米花,咸香酥脆,别有风味。林野蹲在灶边烧火,沼气火稳稳地舔着锅底,李嫂拿着锅铲不停翻炒,玉米粒在锅里“噼里啪啦”地跳动,像是在跳集体舞。
“快捂耳朵!要爆了!”李嫂喊了一声,小丫头和小诺立刻双手捂住耳朵,眼睛却死死盯着锅盖。忽然,“砰砰砰”的爆响声密集起来,热气顺着锅盖的缝隙往上冒,浓郁的玉米香瞬间漫满了整个小院,连鸡圈里的母鸡都抻着脖子往灶房方向望。
李嫂猛地掀开锅盖,雪白蓬松的爆米花“哗”地涌出来,像一堆蓬松的雪。小丫头和小诺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烫得直跺脚,却舍不得松开,塞进嘴里嚼得“咔嚓”响。“好吃!太好吃了!”小诺吃得满脸都是爆米花碎屑,含糊不清地说,这是她灾变后吃得最开心的零食。
众人围过来分享爆米花,咸香中带着玉米的本味,越嚼越香。周婶抓了一把放进兜里:“留着干活的时候吃,解乏。”陈婶则用布口袋装了满满一袋:“给丫头和小诺当零嘴,俩孩子怪可怜的,难得这么开心。”
正热闹时,院门外忽然传来几声试探性的喊声:“有人吗?我们是幸存者,想换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