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寝室楼底下,果然看见辅导员站在那,明显是专门在等他。
李伟走过去,语气平常:“老师,找我有事?”
辅导员推了推眼镜,开门见山:“李伟啊,考虑一下竞选班委吗?为同学服务,对以后评奖评优、甚至保研都有好处。”
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很明白——这是个有“隐性好处”的位置。
李伟没接话,把手里的橘子递过去:“老师,吃橘子吗?”
他早就看穿了这种小恩小惠背后的交易感,压根不屑参与。
辅导员愣了一下,摆摆手:“不用不用。跟你说正事呢,学校还有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你要是感兴趣……”
“我自己开了个店,”李伟打断他,语气没什么波动,“启动资金是暑假在网上赚的。”
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堵住了对方所有预设的帮扶套路。
辅导员一时语塞,目光不自觉落到李伟手边的行李箱上——牌子不显眼,但质感一看就不便宜。
他眼神里闪过一点诧异,没再说扶持的事。
他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学生根本不需要他那些微不足道的“资源”。
李伟也没多解释。他对班委没兴趣,更不想为点“好处”去折腾。自己能赚钱,也清楚想要什么。
“真不考虑考虑?”辅导员还是没放弃。
“目前学业和店里的事挺忙的,暂时分不出精力。”李伟答得干脆,也给了对方台阶下。
拒绝得明明白白,却又让人挑不出毛病。
辅导员最终点了点头,没再勉强。他又看了眼那个行李箱,转身走了。
他带着一肚子没派上用场的“资源”和一丝被看轻的尴尬离开了。
李伟拎着橘子上楼。张裴早就等在门口,一脸着急:“伟哥!辅导员没为难你吧?说什么了?”
“没什么,就随便聊聊。”李伟把橘子递过去,“给,大家分着吃。”
他懒得解释刚才那场交锋,毕竟层次差太多,说了他们未必懂。
张裴接过袋子,还有点没回过神来。
他完全无法想象,有人会如此轻易地拒绝送上门的好处。
李伟看着辅导员陈丽君,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
陈丽君觉得他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概从小什么都不缺,所以对“班委”那点“好处”才这么不在意。
她完全想错了方向,以为他的底气来自家底,殊不知来自能力。
“班委这事儿,我就不参与了。”李伟语气很平常,“时间可能顾不上。暑假在网上赚了点,校外那个店也快开了,想先顾好这边。”
他用最平淡的语气,说着最牛逼的话。
陈丽君愣了一下。她本以为李伟会感兴趣,毕竟她特意提到了“隐性好处”和学校的“创业扶持政策”。
她没想到会被这么干脆地拒绝,而且理由是他自己“已经赚了钱”,这让她原本准备的说辞一下子没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