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群芳听曲,一指复明
姑苏城,群芳楼。
暮春的细雨如烟似雾,将整座楼阁笼在一片朦胧中。楼内丝竹声声,歌女清丽的嗓音伴着琵琶流淌,唱的是《牡丹亭》里杜丽娘游园惊梦的段子。
赵陈斜倚在二楼雅座的栏杆边,白发松松束在脑后,墨玉葫芦挂在腰间。阿弥被他留在后院马厩,此刻想必正嚼着上等的苜蓿草,惬意得很。
他漫不经心地转着手中的青瓷茶盏,目光却落在楼下大堂角落的一位白衣公子身上。
那人约莫二十出头,一袭素白长衫纤尘不染,面容温润如玉,唇角含着浅笑,正专注地"望"向戏台方向——尽管他的双眼始终轻阖。
花满楼。
赵陈嘴角微扬,指尖轻轻敲击栏杆,与台上的琵琶声微妙地合拍。
一曲终了,满堂喝彩。歌女盈盈下拜,宾客们纷纷打赏。花满楼却只是安静地坐着,从袖中取出一支白玉笛,放在唇边。
清越的笛声倏然响起,如清泉跃涧,似春风拂柳。原本喧闹的大堂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聆听这即兴的续曲。
赵陈闭目品着笛声,忽然轻笑一声:"好一个'雨打新荷'。"
笛声戛然而止。
花满楼抬头"望"向二楼方向,虽目不能视,却精准地锁定了赵陈的位置:"阁下好耳力。这即兴小调,竟能一语道破意境。"
赵陈仰头饮尽杯中茶,起身下楼。他穿过人群,径直走到花满楼桌前,大马金刀地坐下:"即兴不错,就是第三转调时犹豫了。"
花满楼微微一怔,随即展颜:"原来遇上了知音。在下花满楼,未请教?"
"赵陈。"
两个字一出,附近几桌的客人突然安静了一瞬。花满楼虽看不见,却能感觉到周围气氛的微妙变化。
"可是......襄阳那位赵前辈?"花满楼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多了几分郑重。
赵陈不置可否,拎起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你这眼睛,是天生的?"
花满楼坦然道:"七岁时一场大病所致。"
"可惜了。"赵陈摇头,"这么好的笛技,却看不见自己手指在笛孔上起舞的模样。"
花满楼笑道:"无妨。花香鸟语,风雨晴晦,用心皆可感知。"
赵陈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花满楼毫无反应,依然保持着那种春风般的微笑。
"相见即是有缘。"
赵陈说着,食指突然点在花满楼眉心!
这一指快得不可思议,花满楼甚至来不及反应,只觉额前一阵清凉,随即有股暖流自眉心涌入,如春风化雨,浸润双目。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