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的暮春,瓯江浩荡奔流。
温州军事国防大学(温军大)的校园里,一株新栽的香樟树在微风中舒展着嫩叶,阳光穿过枝叶,在青灰色砖石铺就的路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操场上,装甲预科班的学员们正围着几台缴获后修复的日军九四式超轻型坦克进行操练。
柴油引擎的轰鸣声混杂着教官嘶哑的指令,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青春汗水的气息。
“报告校长!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一行已抵达校门!”
一名年轻的学员军官快步跑到校长陈铮身边,低声报告,气息微促。
陈铮一身笔挺的灰色将校呢军常服,鬓角已染风霜。
他正与战略指挥系主任柳如晦教授并肩而立,目光专注地落在不远处一间阶梯教室敞开的窗户内。
教室里,一场关于“当前国际战局与我国战场战略方向”的学员辩论正进行到白热化。
“……综上所述!”
一名身材挺拔、目光锐利的学员站在讲台前,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北非德意联军崩溃在即,东线苏军反攻势如破竹,太平洋日军龟缩防御!
全球反法西斯同盟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逆转!
此乃我中华民族挣脱枷锁、光复河山之百年良机!
我第十三战区砺剑半载,正该乘此东风,主动出击,粉碎日寇‘囚笼’,光复浙闽,打通与各战区联系,为最终大反攻奠定东南基石!”
“周振华同学此言,着眼大局,气魄雄浑,然学生以为,过于乐观!”
另一名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的学员立刻起身反驳。
他扶了扶镜框,语速平缓却字字清晰:“国际大势虽好,然具体至我国战场,日军‘囚笼’犹在,其核心师团战力尚存,更兼其本土‘绝对国防圈’未破,随时可能抽调兵力回防!
且我军经长沙、南岭等役,各部亟待休整,新兵训练、装备补充亦非朝夕之功。
此时若不顾自身实力,贸然发起大规模攻势,恐非良策,反易为敌所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