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院士大佬的热情,着实让赵小侯放下了心。
有了这些院士大佬的助力,大科学院的建立指日可待。
而三天后,上面又召开了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是上次那些两院领导,院士大佬,并且还有一些部门的领导参加。
很快,这次会议就确定了大科学院的机构设置等等问题。
简单来说,大科学院的机构设置和科学院、工程院差不多,但在各学部之上设立了一个科学家委员会。
这个科学家委员会的职责就是全面调配批准、审核大夏范围内的科研项目。
其在科研方面的权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任何研究所、实验室的科研项目都会由科学家委员会进行审核,防止重复研究的出现。
同时,等到大科学院正式成立之后,科学家委员会还要承担起对科研人员进行调配,重新划分研究所,实验室等等工作。
对于赵小侯来说,会议的最终结果,他都有些没有想到。
他竟然被推举为大科学院筹备组的组长,而大科学院筹备组的30名组员,也都是来自于科学院、工程院各大学部的大佬。
这倒是意外之喜,虽说不当这个大科学院筹备组组长也不影响啥,但能够当上的话,也是大家对他学术成果的认可。
次日,他就在1号智能实验室的大会议室里召开了大科学院筹备组的第一场会议。
实际上大科学院的筹备工作并不困难,其下部门设置等等问题都很简单。
一周之后,大夏大科学院就宣布成立了。
而赵小侯与其他100名院士乃至于年富力强的教授一起当选了科学家委员会的委员。
同时,他也被推选为科学家委员会的执行长。
在科学家委员会成立之后不到1个小时,赵小侯就主持召开了科学家委员会的第一次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