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是我们社团的新星,脑子灵活得很。”
“今天叫他来,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项目,想让大家也参与进来。”
被取笑的韩立温文尔雅地点头致意:“各位前辈好。”
“我是韩立,”他略作躬身,“感谢B哥引荐各位前辈给我认识。
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我们的新项目寻求投资。”
韩立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意图——制衣工厂扩建问题。
他还需要这几位提供资金支持。
听闻此言,靓坤挑挑眉:“哦?什么项目?B哥,别整那些不靠谱的事浪费大家时间。
这小子能有什么本事?”
韩立对靓坤的态度并不意外。
靓坤这几年靠拍电影赚了不少钱,有些自负很正常。
韩立平静地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每位堂主传阅。
随后,他自信满满地说:“梵诗雅品牌初期投资了近三百万。
从建厂到现在不过半月,第一批货刚到大陆,半天就卖了80万。”
“但现在的产能,即使昼夜不停,也只能满足不到一周的销量。”
“所以,只要扩建工厂,那就等于直接捞金。”
韩立信心十足。
正如B哥所言,这比其他行业更赚钱。
这时,满脸红润的B哥不动声色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露出一块全新的劳力士水鬼。
这块表花了他25万,专为今天撑场面。
B哥说道:“各位,都是社团里的好兄弟,我才敢邀请你们。
投资阿立,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一周的分成,足够维持整条街的开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立找到的这条门路,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把工厂扩大规模,提升产量,订单自然就会增加,到时钱就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涌进来。”
这生意相对而言还算稳妥,不容易招来麻烦,咱们不能错失良机,兄弟们得抓紧啊。”
靓坤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大佬B那只劳力士手表上,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大B,赚得太快容易伤身,得悠着点。”
大佬B皱眉反驳:“扩建工厂哪有那么简单?需要砸进去多少资本你知道吗?”
“再说了,这种衣服说不定哪天就不流行了,你能保证每个月都有这样的销售额?”
靓坤对此并不太上心,毕竟他现在手头阔绰,这类生意对他来说吸引力不大。
韩立却依旧镇定自若,脸上挂着笑容解释道:“靓坤哥,制衣厂目前的盈利只是冰山一角。”
“请各位翻开第二页。”
其他几位大佬照做。
韩立继续说道:“按照我们的计划,这家制衣厂其实是个绝佳的洗钱场所。”
“可以从好几个方向运作。
比如在原材料采购上,我们可以和特定供应商合作,虚报材料种类、数量,抬高采购价,这样每个月能在这块洗掉大约一百五十万。”
听到这里,众人才逐渐提起兴趣。
韩立又接着说:“在员工薪资方面,也可以弄些小手段,比如编造员工名单或给予高额奖金补贴,这些钱最终都会回流到组织里,每月大概能洗掉八十多万。”
“不过,最大的收益还是在销售端。”
“通过与特定合作伙伴配合,虚报服装售价和销量,像把成本仅百元的衣服标价抬高几倍,同时夸大销售数据,利用这些假交易让钱看似合法进入工厂账户,再经过一系列转移,每月能洗掉近三百万。”
“总而言之,单靠这个厂子每月洗钱就能达到五六百万。”
“而且都是自己人操作,抽成比例也就一成左右。”
到此,所有人都对韩立有了新的认识。
十三妹平时就想着涉足一些正经行业,见韩立这般靠谱,立刻表态:“靓仔,你这个项目利润很可观,算我一份。”
“我出资两百万。”
韩斌从事的一直是高风险行业,但对于这种低风险且稳定回报的企业也很有兴趣。
“阿立,这个厂子最快什么时候能开始投产?”
韩立笑容满面地说:“最慢一个月内,快的话大约十天就能搞定。”
毕竟,工厂无需从零设计起。
只需效仿那些流行品牌的外观,直接投入生产即可。
作为社团的产业,
我们也不担心侵权之类的麻烦。
韩宾闻言点头:“我也投两百万。”
至此,加上大佬B的一百万,
韩立已筹集到五百万的投资,
这完全符合他的预期。
尽管靓坤对这家企业不以为意,
但他也不肯落后:“阿立,虽然我没兴趣投资,但我非常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