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海兵工作落实了

时间一晃便到了七月十六,许海兵自六月二十六日从深圳回来后除了到过一次韦勇的诊所外便一直在家忙着搞双抢没出门。今天是去县教育局领取工作分配通知的日子,在家吃过早饭他一早就出门了,在村口搭了一辆由蒲关县荆亭镇开往兰水市火车站的过路班车赶往兰水县城兰关镇。

在兰关汽车站和县烟草公司十字路口拐弯处下车后沿向阳路往南走约一里地右拐进入津口路,再向东行四百米左右左转沿学堂路缓缓上坡往南走约两里地,到兰水县政府大门外左边上一百余米长坡便到了县教育局。学堂山坡顶上有两家单位,左边是兰水县自来水公司,右边是兰水县教育局。暑期的学堂山上很是安静,天气炎热,路上和院子里看不到人,职工们都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或电扇。走了三四里路的许海兵出了一身汗,白衬衫后背都汗湿了。他站在教育局院子大铁门口的樟树下,坡上有南风微微习习,树荫下凉快多了。许海兵撩起衬衣下摆对着习习微风吹着,抬腕一看手表,才刚过上午九点,还早,他想歇几分钟待汗息了再进去。

教育局二楼走廊的穿堂风裹挟着蝉鸣扑在脸上,许海兵攥着报到证的手心沁出汗水,蓝白格衬衫的后背早已洇湿一片。人事股的门开着道缝,他屈起指节刚要叩门,就听见里面传来哗啦啦翻动纸页的声响。

"进来吧。"戴金丝眼镜的刘干事从档案堆里抬头,"许海兵?坐。"

老式吊扇在头顶吱呀转动,汗珠顺着脊椎往下滑。刘干事推了推眼镜,抽出一张表格:"花石乡中学,教初一语文兼班主任。八月二十九号报到。"钢笔尖划过表格的沙沙声突然变得刺耳。

"刘干事,"许海兵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家就有一个儿子,家里农活多父母常常忙不过来......,能不能改换一个离家稍微近一点的地方......"

"小许啊,"刘干事摘下眼镜擦了擦,"今年县里要消化四十个中师毕业生,城里和周边乡镇根本安排不下,早多年就没有岗位了,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几年毕业生分配都是要下派到偏远乡镇的,你们这六个分派到花石乡中学的指标还是赵局长亲自定的。"玻璃板下压着的通讯录被日头晒得发黄,"你晓得张明远老师吧?前年去的花石乡,现在评了地区优秀教师。"

窗外的知了突然扯着嗓子叫起来。许海兵盯着表格右下角的红章,油墨印泥的味道混着暑气往鼻腔里钻。五十多公里山路,骑自行车要四个小时,弟弟明年中考需要辅导,药罐子还在煤炉上咕嘟——这些字句在舌尖滚了又滚,最终化作喉结的滑动。

"报到证收好。"刘干事把表格递过来时,袖口蹭到了桌上的茶渍。搪瓷缸里漂着两片发黑的茶叶,"年轻人要多历练,乡村教育是块试金石嘛。"

楼梯拐角的绿漆墙裙斑驳剥落,许海兵数着台阶往下走。二楼到一楼二十三级,就像从中师毕业到花石乡中学的距离。传达室王大爷的收音机正在放《春天的故事》,"1979年"的旋律被蝉鸣撕成碎片。

"海兵哥!"脆生生的呼唤惊得他一颤。扎马尾的姑娘骑着二八自行车冲进大院,车筐里教案哗啦作响,"听说你分到花石乡了?"林小梅单脚支地,红裙摆扫过生锈的车链盒,"我姑父在二中管后勤,要不要......"

"不用了。"他打断得太急,连自己都吓了一跳。林小梅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鬓角,去年冬天他们曾在师范学校图书馆讨论过《红与黑》。此刻那双杏眼里闪动的怜悯,比正午的日头更灼人。

柏油马路在烈日下软成黏稠的糖浆。许海兵把自行车停在树荫下,买冰棍的老太太掀开棉被,白汽腾起的瞬间,他想起中师最后一堂课,老校长说"教师是点燃火把的人"。花石乡中学的校舍照片在招生简章上见过,黄土墙围着两排瓦房,旗杆歪得像棵被雷劈过的老槐树。

午饭点儿回到家里,母亲正在后屋厨房炒菜,父亲刚从地干活里回来活,问他分到哪了。……,花石乡好啊,空气新鲜......"母亲端着菜到堂层,"你爸当年还去花石那边修过水库......"

许海兵蹲下来往炉膛里添煤球。火钳碰碎了一块蜂窝煤,扬起的粉尘迷了眼睛。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在为全班毕业照站在第几排纠结,此刻却突然看清了命运的模样——就像母亲织的枣红色毛衣,一针一线早就排好了图案。

暮色漫过窗棂时,他翻出地图册。手指从县城往南滑,掠过曲曲折折的等高线,在标着"花石乡"的墨点上停住。五十公里外会有怎样的清晨?是踏着露水去晨读的孩子,还是漏雨的教室?抽屉里崭新的备课本散发着油墨香,他忽然想起刘干事茶杯里沉浮的茶叶,在滚烫的水中渐渐舒展的模样。

()

时间一晃便到了七月十六,许海兵自六月二十六日从深圳回来后除了到过一次韦勇的诊所外便一直在家忙着搞双抢没出门。今天是去县教育局领取工作分配通知的日子,在家吃过早饭他一早就出门了,在村口搭了一辆由蒲关县荆亭镇开往兰水市火车站的过路班车赶往兰水县城兰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