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百草堂之枸橘

钱多多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笑着说:“咱们都是为了救人,说什么辛苦。对了,我刚才路过济世堂,听见孙玉国在骂刘二,说药材不够用了,还说要去山里采枸橘,可这雨天,山里路滑,哪那么好采。”王雪撇了撇嘴:“谁让他之前让刘二折断咱们的枸橘枝,这是报应!”王宁却摇了摇头,看着窗外的雨帘,若有所思——济世堂的患者要是得不到对症的药,病情只会更重,不管孙玉国之前做过什么,医者仁心,总不能见死不救。林婉儿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声说:“你想帮他?”王宁点了点头:“先把镇上的患者治好再说。等雨小些,我让张阳送些枸橘过去,告诉他用法用量,但愿他能听进去。”

雨还在下,百草堂的灯依旧亮着。张阳在灶房里熬着新的汤药,枸橘果实的辛香混着砂仁的香气,飘出铺子,融进青溪镇的雨夜里。王雪坐在桌边,把今天学到的用药禁忌记在本子上,林婉儿则帮着张娜整理药柜,钱多多喝着热茶,跟王宁聊着各地的药材行情。没人知道,此刻济世堂里,孙玉国正盯着空荡荡的药柜,脸色阴沉得像窗外的天气。刘二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心里却在琢磨:要是百草堂真的肯送药过来,或许这场危机,还能化解。

雨丝总算在午后歇了,青溪镇的石板路还泛着湿光,却已有人扛着锄头出门透气。百草堂的门敞开着,张阳正蹲在门槛边晒枸橘棘刺,那些晒干后呈棕褐色的棘刺,顶端带着尖锐的小钩,他时不时要拨弄两下,免得叠在一起晒不透。王雪坐在柜台后,手里捧着本《本草纲目》,指尖在“枳”的条目上划着,嘴里还念念有词:“枳实,味苦、辛、酸,温,无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

忽然,巷口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夹杂着刘二粗声粗气的嚷嚷:“大家快来看啊!百草堂卖假药坑人!我家掌柜的好心提醒,他们还不承认!”王宁刚从后院检查完枸橘树的新芽,听见声音皱起眉。只见刘二领着三个村民往铺子这边来,那三个村民都是之前在济世堂抓过药的,此刻捂着肚子,脸色难看。刘二走在最前面,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短打,袖子挽得老高,一副要讨说法的模样。

“王宁!你给我出来!”刘二拍着百草堂的柜台,震得上面的药包都晃了晃,“我这几个兄弟,昨天喝了你家的枸橘汤药,今天肚子更疼了!你是不是用了坏药材?”王雪“腾”地站起来,手里的书“啪”地拍在柜台上:“你胡说!我哥配的药都是上好的枸橘,昨天周大叔、李婶喝了都好转了,怎么到你这儿就成假药了?”周围很快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周大叔正好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看见这阵仗,赶紧挤进来:“刘二,你可别冤枉好人!我昨天喝了百草堂的药,当天腹胀就消了,今天早上还吃了两大碗粥呢!”

刘二瞪了周大叔一眼:“你懂什么!说不定你是跟他们串通好的!”“我串通什么?”周大叔气得脸通红,撸起袖子就要跟刘二理论,“我家老婆子也喝了药,现在正在家喂鸡呢!你要是不信,我现在就把她叫来!”这时,王宁走了出来,他依旧穿着那件藏青色长衫,手里还拿着片刚摘的枸橘叶,语气平静:“刘二,你说我的药有问题,可有证据?这几位乡亲,能否让我把把脉?”

那三个村民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矮胖的村民犹豫着伸出手:“王药师,不是我们要找事,是孙掌柜的说,我们这病是喝了你家药才加重的……”王宁指尖搭在他腕脉上,片刻后皱起眉:“你这脉象沉细,舌苔定是黄腻的,而且腹泻时还带着黏液,对吧?”矮胖村民愣了愣,点头如捣蒜:“对对对!王药师你怎么知道?”“因为你喝的不是我的药,是寒凉的理气药。”王宁收回手,声音提高了些,让周围的村民都能听见,“镇上的患者都是脾胃虚寒导致的积滞,需用温性的枸橘来理气。若是用了黄连、枳壳这类寒凉药,只会伤了脾胃阳气,让腹泻更严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二脸色变了变,还想狡辩:“你胡说!我明明看见他们在你这儿抓了药!”“你看见的是他们来问药,我当时就说了,他们的症状不适合单用枸橘,得搭配砂仁、干姜,可他们说济世堂有现成的药,就走了。”王雪站出来,指着刘二,“我还记得,你昨天还在我们后院墙外晃悠,是不是想偷我们的枸橘?”周围的村民议论纷纷,有人小声说:“难怪我家小子在济世堂抓了药,喝了也没好……”还有人说:“孙玉国怕是为了省钱,用了便宜的寒凉药吧?”

刘二见势不妙,想偷偷溜走,却被周大叔一把抓住胳膊:“你想跑?把话说清楚!”就在这时,孙玉国匆匆赶来,他穿着件深蓝色的绸缎长衫,头发梳得油亮,却掩不住脸上的慌乱。他看见围了这么多村民,赶紧上前拉住刘二:“你在这里闹什么!快跟我回去!”“孙掌柜的,你可算来了!”刘二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他们说你用寒凉药坑人!”孙玉国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瞪了刘二一眼,又看向王宁,语气带着几分生硬:“王药师,是我管教不严,让你见笑了。”

王宁看着他,叹了口气:“孙掌柜的,医者治病,讲究对症用药。枸橘性温,适合镇上的患者,你用寒凉药,只会适得其反。”他转身走进铺子,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半斤枸橘果实和一些枸橘叶,递给孙玉国,“这是我家的枸橘,你拿去用。果实三钱配紫苏叶二钱,水煎服;若是轻症,用叶子五钱煮水喝就行。记住,孕妇慎用幼果制成的枳实。”孙玉国接过布包,手指触到温热的枸橘果实,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只说了句:“多谢王药师。”

周围的村民见了,都夸王宁仁心,有人说:“还是百草堂的王药师靠谱!”还有人说:“孙掌柜的,你可得好好学学人家!”孙玉国拉着刘二,狼狈地离开了。周大叔走到王宁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王药师,你就是太好心了,他之前还让刘二折你的枸橘枝呢!”王宁笑了笑,指着后院的枸橘树:“树还能发芽,人也能回头。只要能治好镇上的患者,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林婉儿不知何时站在人群外,她穿着那件浅紫色衣裙,手里拿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些新鲜的蒲公英。她看着王宁,眼里带着赞许:“你这步棋走得好,既化解了矛盾,又守住了医者的本分。”王雪凑过来,小声说:“哥,你就不怕孙掌柜的以后再找咱们麻烦?”王宁摸了摸她的头,指着柜台上的《本草纲目》:“医者仁心,只要咱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手里的药材,就不怕别人找麻烦。你看这枸橘,既能理气止痛,又能警醒咱们,用药要对症,做人要正直。”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百草堂的药柜上,映得那些药包上的标签都泛着光。张阳把晒好的枸橘棘刺收进布袋子里,王雪继续捧着书学习,林婉儿帮着张娜整理刚采的蒲公英。远处,济世堂的灯也亮了起来,孙玉国正在里面,按照王宁说的方法,小心翼翼地熬着枸橘汤药,只是他的脸色,依旧有些复杂。

晨雾还没散尽,青溪镇的巷子里就飘着淡淡的药香。百草堂的灶房里,张阳正用纱布过滤枸橘汤药,橙黄色的药液顺着纱布滴进陶碗里,辛香混着紫苏的清苦,飘得满铺子都是。王雪蹲在柜台边,把晒干的枸橘棘刺分成小份,用棉纸包好,纸上还细心地写着“棘刺三钱,煎服理气”——这是她昨天跟王宁学的,知道棘刺虽功效弱于果实,却能在药材紧缺时救急。

“雪儿,把那包棘刺给我。”王宁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个小药箱,“李婶昨天派人来说,腹胀好多了,但还有些食欲不振,我再去给她看看,顺便送些开胃的山楂丸。”王雪赶紧递过棘刺包,又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哥,这是我昨天采的野菊花,你带着,路上要是渴了,泡着喝能清热。”王宁笑着接过,摸了摸她的头,转身走进晨雾里。

刚走没几步,就看见孙玉国从对面的巷子里出来,手里也提着个药箱,脸色比前几天平和了不少。两人碰面,孙玉国愣了一下,随即拱手道:“王药师早。”王宁也拱手回礼:“孙掌柜早,这是要去给患者送药?”“是啊,”孙玉国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愧疚,“之前听了刘二的糊涂话,用了寒凉药,差点耽误了患者。多亏你送的枸橘,昨天给那几个腹泻的村民喝了药,今天早上他们来说,腹胀已经消了。”

王宁笑了笑:“都是为了治病救人,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对了,你用枸橘时,记得区分果实和叶子,孕妇可不能用幼果制成的枳实。”“我记着呢,”孙玉国从药箱里拿出张纸,“我还特意把你的嘱咐写下来了,贴在药柜上,免得忘了。”他顿了顿,又说,“之前让刘二折了你家的枸橘枝,我已经让他去后山补种了些枸橘苗,等长大了,再移栽到你家后院,算是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