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边境义诊踏风沙,少年仁心连两疆

瑞国与云罗交界的边境地带,夏末的风沙卷着热浪,拍打在“共守亭”的廊柱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亭外的空地上,少年医班的孩子们正忙着搭建临时诊台——瑞国的木板拼着云罗的竹席,权当桌面;药箱整齐码放在双花泥罐旁,里面装满了金银花、青翘草、连理藤花等常用药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与风沙的气息交织在一起,透着几分别样的坚韧。

“阿禾姐姐,这蒸馏器总被风吹得晃,怎么办?”翠儿蹲在地上,按着瑞国的铜制蒸馏器,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尘土上洇出小小的痕迹。

阿禾望了望四周,指着不远处云罗士兵的营帐:“去借几块云罗的毡布,把蒸馏器围起来挡风,就像咱们在学堂里学的‘防风法’,用遮挡物改变风向。”她转身对正在整理药材的王砚之说,“把焰灵根和瑞国的干姜放在一起,免得被风沙打湿,这两样都是驱寒的主药,不能受潮。”

王砚之点头应着,将药材分门别类装进陶瓮:“我已经按陈爷爷说的,在瓮底垫了瑞国的干艾草,防潮效果好。对了,狗蛋和阿豆去取水了,怎么还没回来?”

话音刚落,就见狗蛋背着两个水桶,阿豆提着水瓢,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沙地里走来。“这水真难打,”狗蛋放下水桶,抹了把脸上的泥汗,“河边的沙子太软,差点把桶陷进去,多亏云罗的巡逻兵帮忙。”

阿豆喘着气补充:“水有点浑,我用瑞国的明矾沉淀了一下,应该能用来煮药了。”他指着水桶里的小块明矾,“你看,杂质都沉底了,这法子真管用。”

守边的瑞国校尉张勇和云罗队长阿山走了过来,两人手里都提着些干粮——瑞国的麦饼和云罗的米糕。“小神医们辛苦了,”张勇把麦饼递给孩子们,“这边境风沙大,不比都城,委屈你们了。刚才巡逻时见着几个牧民,说家里有人咳嗽得厉害,正往这边赶呢。”

阿山则将米糕放在诊台上:“我让人在亭边支了个火堆,能煮药还能取暖。对了,有个云罗老汉的腿疾犯了,走路不方便,我让士兵去抬他过来。”

阿禾连忙道谢:“多谢张校尉和阿山队长。我们带了足够的‘金银青翘饮’药材,还有连理固本膏,对付风寒咳嗽和老寒腿正合适。”

正说着,一群牧民簇拥着病人来了,有瑞国的放羊人,也有云罗的牧马户,不少人还牵着牛羊,显然是刚从牧场赶来。第一个坐下的是位瑞国老牧民,捂着胸口咳嗽不止,脸色发紫。

王砚之立刻上前,扶着老人坐下,仔细询问症状:“爷爷,您咳嗽多久了?有痰吗?夜里咳得厉害吗?”

老人喘着气说:“快半个月了,痰是黄的,夜里总咳醒……吃了瑞国的止咳药,也没见好。”

阿禾在一旁观察舌苔:“舌苔黄腻,是风热犯肺,单用止咳药不行,得清热化痰。”她对翠儿说,“取金银花三钱,青翘草两钱,焰灵根一钱,用蒸馏器煮水,加半勺焰灵花蜜,温着给爷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