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所以圭小宝这种轻松态度,让人感觉到,他并不觉得这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有人问他在家,粮食怎么解决。圭小宝说可以点外卖。外卖就是,只需要通过板子,他说是手机,在上面操作一番。你甚至可以在上面点餐——但是想到板子可以传达千里之外的画面,并且还能够与之交流,那么利用这种板子,点餐也不算奇怪。

再有让庆朝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圭小宝那边把立在墙上的大板子叫做电视。把手里捧着的小板子,叫做手机。把一本书大小的,跟他们现在看到的差不多的板子叫做平板。

他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称呼。但在庆朝人眼里,这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只是大小不一样而已。但功能却都差不多。有人问圭小宝,既然手机可以点餐,电视也可以点餐,平板也可以点餐。为什么要叫三个不一样的名字呢?

圭小宝一时也答不上来,最后哈哈大笑。他觉得弹幕是在吐槽现在工具发展到最后,功能都全部重合了。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古人发自内心的疑问。

直播的时间其实并不算短,但庆朝人却并不觉得有多长。他们对于直播间里的,那个展现的与他们完全不同的世界,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刚开始的乌龙散去后,许多人都对圭小宝透露的内容如痴如醉,只恨不得他多说一点,再说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圭小宝退播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原因。

哪怕是再固守的人,也想要从圭小宝那里知道和了解更多的东西。接受不接受是一回事。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想要知道的这个结果。

再还有一点就是。庆朝的官话其实跟普通话差不多的。这也同时避开了沟通的障碍。所以圭小宝说得话,他们其实是听得懂的。而且圭小宝有一点很好的就是,他也不像是那些读书人,满嘴之乎者也,动不动引经据典——别说古代没读过书的农民,就算你拉一个现代人。也不一定全然能够理解这些人在说什么。

所以哪怕是大字不识的底层老百姓,只要他听得懂官话,那自然就能听得懂圭小宝在说什么。就算看不懂弹幕,但是圭小宝每次要回答问题,都会把弹幕上的文言文通过度娘翻译,然后念上一遍。这真的非常贴心了!

就算是稚童都能理解。

现代教育本来就是为了普及大众,所以门槛是非常低的。基本教育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摒弃掉了许多难以理解的,不容易教学的框架,真正做到简单,是人就懂,傻瓜式教学的程度。

所以你让一个古代人看到现代的东西,他也能很快的上手。并不是说他多么天赋异禀,而是因为这玩意设计出来,本来就是要让一个傻瓜都能使用的程度。

真要有一定难度的,它也普及不开。如果你要说许多老年人就不会用智能机,但你要思考为什么他不会用。是真的不会用,还是不愿意去用。

老年人大部分有一定老花眼,视力不好,还有的干脆字也不认识。一开始的智能手机上面各种字体,看得人眼睛疼。但是现在都是简单明了的方块图标,也没有各种按键,操作起来非常丝滑。所以有的老年人网上冲浪起来,比你都溜。

各种短视频刷得飞起,微信各种表情刷起来,让人眼花缭乱。

撇开这些不谈,再还有的老年人,纯粹是因为不想花钱。把好的留给子女,不好的留给自己。而子女又没有耐心去陪伴和交流。一些老人就干脆借着我不会,来促使子女帮助自己,让他们有一种被照顾的感觉。

也有的是担心自己不会用,把“好东西”弄坏了,把自己束缚住了,干脆就不碰。

总而言之,不要觉得古代人会用平板有什么惊奇的。如果你给他一部手机,那他也会网上看抖音,说不定过一段时间,连网络流行语都掌握齐全了。

在拥有同样的大脑下,现代人也未必高古代人哪里去。论智商,古代难道就没有聪明人了吗?再者,现代难道就没有蠢人了吗?

工具发展并不是从复杂到复杂,反而是去复杂化,简单化,方便化。

但在古代,什么都有门槛的。不管是一个知识,还是一个道理,还是一个工具的使用。因为生产力低下,从而使得门槛出现,划分出了士农,阶级等等阻碍人类发展的东西。

圭小宝可贵的一点在于。他把本来应该是复杂的东西,用简单的话语,所有人都能听懂的方式,讲述给了古代人听。这是很多古代人没有见过,没有听过的,新奇的理念。

而圭小宝这点可贵,并不是来源于他是个多么有能力的。而是源自于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现代教育把这种了不起的行为,润物细无声的传递给了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