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小刘氏听到赵大壮的话一脸兴奋,笑道:“大壮,你总算想明白了,我早有这个想法了。
你说咱们这个食肆虽然挣钱,可咱们赵家现在也不差钱,爹娘要给密水修路,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咱们咋能不回去帮忙呢。
再说了,挣再多的钱能咋样,他们读书人有句话咋说来的,叫,孩子想孝顺,爹娘可等不起的。”
“那叫子欲孝而亲不在!”赵小山补充道。
“对对对,就是这句,反正吧,我早就想回密水了,这京城我算是呆够了。”
赵娇娘已经能坐起来了,只不过依旧一脸病容,她知道自己身体不佳,坐的位置离昌平很远。
听到小刘氏的话,她也应和道:“大嫂说的对,今年过年咱们兄妹还能聚在一起,爹娘却只有彼此,家里一定冷冷清清的,那可太可怜了。”
“若不是魏武已经去了巴蜀,我都想跟着回密水一趟。”
此时的赵娇娘恨不得自己是男儿身,能做的了自己的主,便不用跟着夫君走了。
赵小山叹了口气,一个个的都想离开他,到时候偌大个京城,就剩他一个了,也太孤单了。
“哎,如果你们都走,那我也辞官不做了,反正我现在每天去工部也没意思,还不如回密水帮咱爹修路。”
昌平正捂着肚子喝粥,闻言斜看他一眼。
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赵小山没说话,倒是赵大壮否定道:“净瞎说,你走了公主怎么办,你就好好的在京城,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若年后陛下真的要打仗,你在这多少也能帮上点忙。”
“打仗是将军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手无缚鸡之力,也就能加加油助助威了。”
听到他这么不求上进的话,昌平脸色变幻,心中百转千回,到底什么也没说。
别管赵小山这个人的能力大小,只要陛下看重他,他便永远是她和肚子里孩子的依靠。
赵大壮想回密水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只是想着弟弟一个人在京城有些可怜,一只没提上日程,今天既然把话说开了,便一边吃着热呼呼的轿子一边美美的计划,听得赵小山青筋直跳。
最后,一顿饭下来,赵大壮决定等过完年四五月份,庄子里的地种下去了,天也变暖和了,便带着两个孩子回密水。
京城虽然好,毕竟不是自己的家。
至于两个铺子也好处理,若有人愿意买就买下来,不愿意的话就全权交给赵小山,让他寻摸可靠的人接手。
其实现在铺子里就有几个不错的,但这些人要不就是庄子里调上来的家仆,要不就是雇佣的外姓人,赵大壮对他们始终不是很放心,所以才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弄的自己很是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