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有了投币摇摇车这玩意儿,许多小超市门口,就成了0-6岁年龄段的儿童街边迪厅。
早些年只需要一枚硬币,这台塑料神兽就能带娃开启三分钟颅内狂欢,小车身摇摆如蹦迪,加上魔性童谣单曲循环,“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这串咒语比乘法表更早刻进DNA,教会我们用最欢快的调子背诵七大姑八大姨体。
这玩意儿的造型更是五花八门,奥特曼米老鼠,虹猫蓝兔喜羊羊,熊大熊二光头强,一个个像被核辐射过,那种警灯款,更仿佛刚经历银行劫案。
座椅被盘得油光水滑,见证过八百个小孩的口水。可小屁孩们才不管这些,挤在敞篷豪车上笑得前仰后合。
如今再看见扫码支付的摇摇车,总觉得少了点灵魂。
就像现在,绿源小区大门边,一间烟酒零杂店的门前,李晋乔左手托着粉团似的李笙,右臂搂着藕节般的李椽,在一辆摇摇车前站成了个“大”字。
“老哥,您孙子还玩不玩儿?”
老李瞅着战损版警车造型,唱着走调的小星星的摇摇车里,咧着大嘴,晃得东倒西歪的一个娃,扭头问边上的老头。
“啊,这是最后一次,不玩了。”
“您刚才也说是最后一次。”
“这不孩子唧歪么。”
“那行,下面轮到我们了啊。您孙子再玩,得排我们后面。”
“行,没问题。”老头笑道,“你说你也是,那边不还有么?非得坐这个?”
“这个大,能坐开,还带警灯。曾老师,换十块钱硬币!”
“五块,差不多得了。玩会儿回家洗澡,你不觉得热?”
一旁正给爷仨扇扇子的曾敏,扯扯老李汗津津的贴在后背上的大背心。
“不热,我乖孙儿夏天是空调,冬天是暖气,抱着,美滴狠。”
“德行。”
曾敏瞥了李晋乔一眼,折扇一收,进了小店儿。
再出来时,瞧见俩娃已经被塞进了小破车里。而老李,活像只护崽的老母鸡,在车后面半蹲,抻开胳膊,一左一右的扶着,眼巴巴的等着曾敏过来投币。
“哟,售票员奶奶出来了。娃,坐好哈,马上发车。”
“哎....”曾敏叹口气,摸出一个硬币往投币口一弹,“叮当”一声脆响,惊得摇摇车顶的彩灯都哆嗦起来。
“小朋友请坐好~~我们准备发车了。”机械女声响起时,老李立马又伸长胳膊,护着。
当小车开始前后一运动,李笙就蹬起藕节似的小腿,粉纱裙下露出两团胖乎乎的膝盖,活像刚出锅的糯米糍。
而随着“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大猩猩~~~~~”的歌声响起,又立刻跟着“阿巴阿巴”的叫唤,小手拍得方向盘啪啪响,发顶最近两天才出现的一撮呆毛,跟着节奏一翘一翘。
一旁抱着孙女的大妈“哟”一声,“这小囡囡,怕不是个跳舞的胚子!”
“是吧?随我,节奏感好,哈哈哈~~~”老李一边护着,一边大言不惭。
李笙蹦跶,李椽却攥着安全带上的塑料扣研究,一双大眼被彩灯映得发亮。
摇摇车突然晃起来时,他整个身子往后一仰,后脑勺磕在靠背上发出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