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乐此刻正盯着冒烟的枪口皱眉,似乎在疑惑博伊奇说的后坐力为何没预想中剧烈。
“换这个试试吧。”博伊奇走上前,拿过手枪,递上AK104。
换到长枪时,金属碰撞声暴露了李乐的生疏。食指在护木上摸索了三次才找到正确的握持点,但当他抵肩瞄准七十米外悬挂的铁片时,前臂与枪管的夹角却自然的修正到了27度。放在其他人手里有些厚重的AK104,到了李乐这里,就变的有些袖珍。
连续三发点射的着弹群在铁片边缘凿出等边三角形,第四发却因扣压扳机力度不均导致脱靶。
一旁的几位里,有人发出短促的“苏卡”,未经训练的射击者通常会执着于连续修正,而李乐只是略微调整了一下呼吸的节奏,这种方式让狙击手出身的安德烈有些熟悉,用横膈膜控制代替胸式呼吸,这种技巧通常需要三个月专项训练。可在这位年轻的菜鸟老板这里,只是一个眨眼的工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铁片开始规律摆动,“叮当”之声像编钟的敲击。
李乐用站姿射击,膝盖处绷紧的布料显示出他正在用股四头肌抵消后坐力。
之后的子弹,全部打在直径三十公分的铁片中间,跳弹在岩壁上划出银色弧线。
当弹匣打空时,硝烟裹着草屑在枪管四周盘旋。李乐放下突击步枪的动作依然带着新手的生涩,左手食指甚至忘记离开护木。
“弹着点间距不超过十五厘米。”
安德烈鞋尖搓动着尚有余温的子弹壳,歪头冲哈德良说道。
“嗯,击发间隔1.8秒,呼吸节奏没乱过。倒数第二发,来了风。”
“知道,需要同时计算风偏和抛物线。”
“可也打中了。还有,看老板的手。”
“看到了,很放松,那几道压痕,说明在第七发子弹时就找到了最佳握力。”
“体型确实占优势,压住枪,枪口上跳比普通射手低20%。这种,啧啧啧,苏卡!”
山风卷着硝烟掠过射击场,李乐卸下空弹匣的动作依然笨拙。
“老板,你第一次摸枪?”博伊奇接过枪,检查了一下。
“也不算,就军训时候打过几发子弹,咋?”
“没什么,很好了。”博伊奇点点头。
哈德良和安德烈则扯过了韩智,“指导员,老板说他第一次摸枪,我怎么不信呢?”
“别不信,我们那别说真家伙,就是买玩具枪动能超过1.8焦耳/平方厘米,都得给你抓紧去。”
“天赋?”
“或许吧。”
“可惜了。”
“不可惜,就他这体型,你怎么用?”
“机枪手。”
“那还是当老板吧。”
“可不,指着他挣钱呢。”
“李乐,结束了?”
这时候,恩杜杜走了过来。
“怎么?”
“来消息了,明早十点,交换第一批人质。”
“什么意思?”
“第三方红十字作为唯一中立协调方,全程主导交换流程,执行零接触原则,由红十字分两组人,分别从卡尔梅加和政府控制的最近城镇蒙博托接走人质和组织成员,然后送回。”
“几换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