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进军航运业,当然就得先有船才成。
当年包宇刚手里的全部家财,就是和他父亲共同攒下来的数十万元,这点钱根本不够买一条远洋货船的。
无奈之下,包宇刚只好向银行去贷款。
那会儿,想在香江的银行贷款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那得要有担保人才成。
包家是刚到香江不久,举目无亲,熟悉的只是一些从宁浪老家来的老乡。
他们大多也是身无余财,还不如包家呢!
包宇刚万般无奈之下,突然就想起了曾经结识的会德丰马登集团的首脑乔治·马登。
于是,包宇刚不辞辛苦的千里迢迢去伦敦找他帮忙贷款。
但马凳告诉他,说:“年轻人,航运业是一个危险的行业,弄不好,你会输掉你最后一件衬衫”。
包宇刚不是一个能轻易放弃的人,他是认准目标就绝不回头。
在他的软磨硬泡下,马凳最终同意了帮他提供他60%-70%的贷款。
并用包宇刚的这些贷款,帮他联系了一艘叫做“格兰斯顿勋爵号”的二手货船。
船到手后,包宇刚欣喜若狂。
可等他接过合约一瞅,心下就是凉了半截。
为什么呢?
这分明就是一艘老掉牙的旧船,没有任何航运价值。
马登这鬼佬没安好心,分明就是想趁机敲诈他一笔嘛!
鬼佬果然不可信!
包宇刚当然不想当冤大头,就拒绝了这笔交易。
与马登的关系当然也闹僵了,最鬼佬的地盘与鬼佬闹僵,可想而知,包宇刚是举步维艰。
但是,包宇刚岂能被眼前的一些困难打倒,那他就不是后来的“香江船王”了!
之后,包宇刚又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得知Y国威廉逊公司有一艘旧船正要出手。
而且,这痩船售价才22万英镑,比“格兰斯顿勋爵号”还便宜。
虽然便宜,但此时的包宇刚四处借钱才筹到20万英镑,还是不够。
不过,这22万的价格是中介公司报出来的,中间肯定有提成。
“一定有斡旋的空间!”
想到这,包宇刚便直接来到伦敦,与威廉逊公司面对面商谈。
本来威廉逊公司都是把船交给中介公司处理,这是规矩。
但包宇刚用他的诚意和执着打动了他们,最终以20万英镑拿到了他的第一艘船。
这艘虽然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2800吨的旧船,但状况却比那艘“格兰斯顿勋爵号”强的太多了,价格上也便宜不少。
包宇刚对它非常满意,便取名为“金安号”。
有了第一艘船后,包宇刚的海运生意便红红火火起来,很快一艘两艘三艘……渐渐地壮大起来。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包宇刚成立了自己的“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并与倭国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天竺运煤到倭国,采取长期出租的方式。
当时,几乎所有的船老板都采用传统短期方式出租船舶。
相比长租,短租不仅结算快,而且收费标准高且可随时提价。
闻名世界的大夏船王奥纳西斯和尼亚可斯、山姆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江船王董好云,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当包宇刚把自己的船以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的方式租给别人时;
一些海运同行们都在看他的笑话,讥笑他不会船运生意,这人压根儿就是个门外汉。
包宇刚却不为所动,他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只有长租,才能与客户建立真正的信任。
而信任的建立,则是做生意的最重要基础。
包宇刚曾对人说道:“我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
他不短视,谋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收入。
这正是包宇刚放眼未来的一种经营方法。
没过多久,包宇刚的这种做法就收到了很大成效。
一年后,埃以战争爆发,由于当时苏伊士运河关闭,货物积压严重,当时的海运业务十分兴旺。
有些人就劝包宇刚,“何不趁此机会大赚一笔?”
但包宇刚仍然按照旧的租金为东南亚的老雇主运货,以避免与实力雄厚的西方船主直接竞争。
果然,十几年后,埃以休战,西方大批商船无事可干,还要耗费惊人的费用去维修、管理。
而包宇刚的船队仍然稳扎稳打地立足于东南亚,业务却反而蒸蒸日上。
当埃以战争爆发时,刚好,包宇刚与倭国山下公司的租期到期。
这时因为战争,全世界的海运都非常紧张。
山下公司只好续租,续租的价格也翻了一倍。
就是靠着这笔租金,包宇刚又买下了第二艘二手船,并将它租给一家货运公司,租期4年。
就这样在短短几年间里,包宇刚已经手握7艘二手船,租金收入非常可观。
有了钱,包宇刚就希望能有一艘自己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