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常梦你 执江子 1613 字 2个月前

男女之间没有互换真心的诚挚爱情,亲人之间也没有血浓于水的浓厚亲情。

人没有梦想,生命没有未来。

大山分明没有门,那漫漫山岭却像江海一样隔断了去路。

这里与外面的世界有一堵宽厚高大的墙,好多人都活在墙里,捂住耳朵,说自己闯不过那堵墙。

偏要闯过去。

周伟想,一定要闯过去,看看母亲曾经见到过的美好的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宝宝们,最近工作太忙了orz,这周更新频率可能低一点,隔天更或者隔两天更,之后尽量调整过来保持日更(/≧▽≦)/啵唧~

——

11.12更新:改一个bug

第11章

幼年周伟是一个极有灵性的小童星来演,戏份不多。导演怕孩子受苦,前两周都紧着孩子的戏份先演,目前已经杀青了。

黎柘这两周也陆陆续续拍了一点儿,不过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宁导的要求下感受山里的生活,为了演起来更加自如,他甚至还做过砍柴挑水的活儿。

到了今天,黎柘才算是正式地开始进入状态。

他不是科班出身,演戏没什么技巧,但好在他悟性高,又肯钻研,很容易进入角色里,所以每次发挥出来都还不错。

只是这种演戏的法子比较伤神,尤其是负面情绪比较多的角色,很容易让演员也陷入抑郁。

前两周黎柘演的部分都是不痛不痒的内容,没什么太大的情绪起伏,所以他整个人还算正常,只是情绪在演戏的前后情绪出来得慢一些,缓一会儿就能恢复。

这样安排也是让他有一个过渡期,现在他放松得够久了,为了让以后拍摄顺利高效,宁导决定用一场戏来把黎柘彻底拉入角色里。

这场戏就是周伟母亲去世的那场戏。

这是电影中的第一个小高潮,是周伟第一次情绪爆发,是他第一次直面村庄里血淋淋的现实,也是让他内心坚定“一定要离开山村”这个想法的开端,因此格外重要。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拍戏的头一天晚上宁导才会把黎柘叫过去谈到大半夜。

其实周伟的幼年时期不会采用回忆或者倒叙这些结构方式来展现,而是采用闪回手法来展现,镜头不长,所以原本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

但因为闪回这种手法尤其能够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宁导就抓得比较严,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细到演员表现情绪时的嘴角弧度,宁导都会反复地揣摩并尝试,对于主角尤其如此,所以实际上的拍摄时间不会太短,往往好几天才拍好一场戏。

亲眼看到黎柘拍戏,兰筠才真正直观地感受到他的确是适合这个角色的。

作为创作者,兰筠其实并不算理智。

她不会条理分明地去分析这个作品里的角色具体都是什么性格,换句话说,她不会亲手去给自己的角色贴标签。

在她的心里,这个角色会说什么话,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动作什么表情,都不需要她刻意地去思考。因为角色是活的,他们不是用笔“描述”出来的,而是用笔“记录”下来的。

自然,她也不会特地去总结自己的角色有什么特点,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来饰演。

这不是她的工作,也不是她所擅长的部分。

这是导演们的工作。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她又往往能够最清楚谁是更适合这个角色的人。这不是靠数据分析和贴标签得出的结论,而是一种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