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沈雨晴想的是先拿匪贼当江湖人士的练手的对象,等差不多了再看情况。如果边关告急,就让这群江湖人去支援,如果边关安稳下来了,那训练出来的江湖人士也不算白训。
毕竟匪贼狡诈,这么多年军队也没剿干净。但江湖人士其实比军队更了解匪贼,也更容易清缴匪巢。
大唐当年就是,军队虽然努力剿匪,但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只能端掉一些小寨。江湖人士则不一样,各有神通,悄悄潜入然后突然袭击,匪巢覆灭就容易多了。
皇帝还这没想过找江湖人士帮忙,往常官府和侠士都是相看两相厌的,一边骂另一边狗官,另一边鄙夷这一边是草莽粗鄙之人。
“江湖人士,会接受招安?”皇帝很怀疑。
一般接受招安的,要么原本是平民百姓,但是不得已做了匪贼。要么就是对朝廷向往已久,想当大官的。
江湖人士从小在门派长大,接受的教育就是看不起朝廷。皇帝不是没想过招安,但是一直也没人愿意。
沈雨晴翻个白眼,招安?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我们江湖人士才不接受招安,狗皇帝你给我听好了,不是招安,是征集他们来帮忙!”
江湖人士一般满腔侠义,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请求他们去帮忙剿匪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只要朝廷别吃相太难看,一副要利用江湖人士、完了再过河拆桥的嘴脸,他们就能接受。
如果姿态放低一点,承认朝廷自己忙不过来,所以才请求侠士们鼎力相助的话,那些满脑子正义的耿直人肯定会义不容辞接下这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