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看罢,丹口孔雀点了点头,凄然大笑:“殿下若早拿出这纸状述来,又何必刀斧手。”

乱刀砍死、乱箭射死都不体面,说罢,他拿起了毒酒,风雅卓绝地,一饮而尽。

后来的后来,司空复被父亲强制喊回京城,当时从从尚在前线御敌,孔南心之死秘不发丧,老父亲灯下榻前坦言述说,司空复听后宛如头遭痛击。之后的之后,贵介子弟努力地去探听消息,努力地去找当日让陛下下定决心的证供,才发现那罪状真是严密细致,从中境通都的子民始、退伍的士兵、中层将领、途经驿站的驿丞,甚至还有孔南心的家臣,搜集材料之细密,从下层着手,层层地株连,让人不得不信。

“可谁通敌,他也不会通敌啊……”

司空复震惊,失望痛恨之情只恨不能泣血捶膺。他知道神京早已有此风气,却不知这些办案人已经如此地老道,之后他又知道当日逼杀丹口孔雀乃二王子殿下,那种感觉,竟是麻痛到无比的痛心!天衍十六年始,自上而下散播过多少的冤假错,证据斑驳,终于,这些“通敌”罪名从白角这等小民小官开始,直逼到封疆大吏、国之柱石,从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变成了“异军”中一个个非人的武士,司空复甚至不必去问丹口孔雀的罪状,到底是谁的罗织!

将士舍生忘死,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正午,炙热阳光,青天白日——

一行白鹤抿翅而飞——

司空大人浑身虚软地从通天铁牢里走出来,六神无主,口中喃喃,只有一句,“我天衍自毁长城……自毁长城……”

孔南心,一个给几次危机四伏的天衍带来稳定、安宁、忠贞和希望的男人,死前可能都无法想象自己竟是死于这般无妄的罪名,他回京的路上或许也有犹豫,但他有妻子,有同侪,有他的子民,还有他卸不掉的责任,他一遍遍劝自己,飞鸟尽,良弓方藏,狡兔死,走狗方烹,他以为辛涧会念旧,可是他怎么忘了,重名鸟从不念旧。

·

在天衍立国之前,丹口孔雀与三足金乌、重名鸟、墨麒麟并称为天下四大名将,但与那三位历史上赫赫然的“名将”不同,天衍的史册中没有他单独的列传,他的故事写在分别记载在《昭帝世家》《武烈王传》《通都传》《渝都传》与《绕朝策》中,就连出现频次本应最高的《通都传》,也因其理政二十余年,治下无灾祸可记,无离乱可书,寥寥几笔,写尽一生——史书一句话,多少血和泪,孔南心没让他治下的子民流过血泪,他留给后世的,只有那几场漂亮的胜仗与一场冤案,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第229章 博弈(8)

天衍二十年七月,又是雨季。

连绵不绝的雨水使得空气微生寒意,因着去岁孔南心在下游将运河改道,今岁合川上游汛情便格外凶猛,江水泛着浑浊的泥黄,急促地打着漩涡,漫过堤坝水田,辛鸾自大汛初起,每日便定例去巡视合川一岸。好在,内史郡归顺的城池官员都十分配合他,他没用什么多余手段,他们便尽心尽力地加固堤岸、疏浚支流,今日他刚从坝上下来,正听说西境新一批粮食徐守文亲自押运主营,便带了亲卫,一路追了过来。

雨势渐大,唰唰地打在帐篷上。

邹吾开军情会议还没有回来,辛鸾和徐守文抖落一身的雨水,兀自先进了他帅帐。辛鸾折腾一上午,正饿得前胸贴后背,让伙食兵快快端上了饭菜,一屁股坐在邹吾的帅案后,端起碗就开始狼吞虎咽。

最新的军情已经传了过来,辛涧更换孔南心,命原赤炎十八番主帅从从为主将,领“千里驹”军团赶赴战场,算时间,现在应该是已在上任途中。

徐守文看着那竹简,很是诧异:“陛下,这怎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