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史有载,天衍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昭帝引中境兵至垭口地狱谷,将官以下克上,恐生兵变,帝阵前招抚,晓是非,明利害,怀柔其罪,备其饮食,言罢士卒皆响应,杀虎猎蟒,破釜烧甑,持三日粮,以示破釜沉舟、无一还心。

霓汝、垭口、地狱谷,西境外围三百里绝地,雾痨侵体,烟瘴难行,那一次,是主君的意志力强悍地嵌合进军队的上上下下,近万大军在此激励中咬牙支撑,连日连夜,争相竞走,三整日抱病扶伤,携臂挽肩,出西境绝域。

后来徐守文回忆那一天,很多事情因发生得太快太快,一直来不及廓清轮廓,可唯一记得的是在幕中一片咬牙切齿、呕心交肝之时,辛鸾锋利的决断划开了所有的悲痛迟疑,于三军前,卷起风雷之声。那些军士一定不知道站在他们面前的主君根本看不见,那些感动的士卒甚至都未必全部听懂辛鸾的话,可其人,其声,其气魄,光是站在哪里,就有太多人为他倾倒,哪怕此路未来是输,这一刻,他们也要跟他下注。

后来,那三千甲士由沃子石带领,于中线战场冲锋陷阵。那是支步兵劲旅,能聚能散,能打能跑,列军之中,以骁果显名,后来辛鸾移师东指,他们是武烈侯的先锋之军,砀郡、神京两大战役皆有不凡战功。

垭口之变跟随辛鸾,那是那近万人马一生事功走向卓越的转折,而那死于的女人曾给他们的训练,于其身上遗泽绵绵、去思悠悠,五王之战,他们依凭此多有战功。天衍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昭帝七年,柏锐侯沃子石拜将封侯一生功名后,急病暴毙家中,享年三十二岁。

年少万兜鍪,坐断西南战未休·第七卷 完

第八卷·男儿何不带吴钩

第222章 博弈(1)

天衍十五年五月三日上午,陈留王归滇两日,丹口孔雀遣人送回白角尸身,与此同时神京平陵,章华太子下葬,炀帝举哀,百官素服。

阅兵大坪上,昭帝闻白角归来,当即临哀城门,扶棺痛哭,下令以大礼为白角发丧,厚葬其首倡之功。

平陵园外,重臣哭悼国本英年早逝,炀帝下令朝廷辍朝五日,百姓设庙附祭,天下禁嫁娶。

可不同的是,五月三日,西南除祭仪之外,还有阅兵动员。

前方适时地传来捷报,胡十三率三千精兵已率先打通锡金走廊,斩敌将苍和,传首东南。辛鸾当即封邹吾为主帅,陶滦为副将,提义兵十七万,即日出兵东境,西南仇英、婧氏景,中境沃子石、裴句等皆编入战斗序列,其余各方来观礼仁人志士受此鼓舞,余十万盟军,皆愿一战。

因势利导,好一番水到渠成,二十七万大军当即分拨开拔,邹吾提一万精兵先行,其余压后,五月三日至十五日,著名的白马津之战,怡口之战,梨花峪之战,次第发生,义师由锡金走廊一路东进,扫荡内史郡,连破十余成,壮气如山,所向披靡。

五月二十日,内史郡主城易央合战,统帅中行沂守城三日力战而死,左右校尉被俘,斩首万余人,中境第一道防线就此破裂,至此前方丘陵沃衍,一片平地,邹吾大军长驱直入,一时如进无人之境,过关斩将,纵身千里。

天衍十九年,五月,整整一个月,西南上下奔波忙碌,捷报飞马频传,中线与南线双管齐下,整个天衍大地都在辛鸾的军威下簌簌震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