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

雪打灯笼,金钟九响,一声一声敲在臣工的心上。

辛鸾站在金阶红毯上,噘着嘴,臣子看不到的地方,一脸委委屈屈受到气了表情。天衍帝低头看他,虽未说话,但神色已深自赞许,见状也只能略显无奈地摆摆手让他先下去。

仍不死心的直臣谭建元、步安宜见陛下有转变心思的预兆,不禁动容。

缓声道,“陛下……”

“陛下……不能放啊!”

天衍帝也清楚太子刚刚的话虽然言之有理,但是分量并不够。

从来朝堂廷议都是要靠众口捧着来的,资历不够的,群起一捧,便能捧上台去,而为人反对的,群起而攻,上了台也要垮掉——刚刚的连番上疏看着气势大,说来也只能慑住两个孩子和不常上朝的武将而已,在大朝会上根本也算不得什么大场面。

他从容地将目光转向一直不言不语的济宾王,问,“琅辙,你怎么看?”

济宾王姓辛,名涧,字琅辙,此次北伐他功劳最大,当然也最有发言权。

同为王族,济宾王坐姿更挺拔,没有天衍帝那股帝王雍容的雅意,更多一分武将的骨重神寒,他一振衣袖,宽袍大袖振出战衣甲胄的气势。

“王兄知道的,臣弟向来不插手内政,从来是王兄要我讨贼,我便跨马出征,要我打仗,我便披坚执锐,”济宾王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从来严肃的脸孔上忽然咧嘴一笑,他讽道,“不过刚刚谭大人、步大人说得热闹,不知道的还以为满殿人都出征去了呢。”

·

济宾王说得含蓄,却好像给刚刚叫嚣的文臣扇了一个巨大的耳光。

满殿只听他款款道,“王兄既然问我了,那臣弟就说说自己的看法。我想得简单,闾丘嫡脉里长子次子都战死了,只剩下个一直在神京为质的幼子和两个女娃娃,三个没有长到马鞭长的小崽子能有什么威胁?满屋重臣将军在王庭的宴席上合谋着怎么弄死他们,没来由的让人笑话!”

济宾王做的并不是严谨的君臣奏对,偏偏他说来有股令人肃然的潇洒气度。

天衍帝缓缓一笑,“那就这样办吧。诸位也都起来吧。”

齐嵩为三公首辅,一直与济宾王交好,原本动的就是按军功资历北境该划归济宾王的心思,既然济宾王都没有贪这个便宜的意思,他也不执着纠缠。谭建元、步安宜资历未足,不值得忧虑,只是况俊嘉祥和几位臣子沉吟着,似乎还有些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