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落魂阵。

只见阵内阴恻恻如同黑暗永夜, 只有台上挂着一张半身大小的白纸幡,上书赤红异符, 符文发着红色微光。幡下扎设一草人, 草人身上写着“姜尚”的名讳,草人头上点三盏灯, 足下点七盏灯,上三盏名为催魂灯,下七盏名为促魄灯。姚天君披头散发, 形如鬼魅,他步罡念咒于台前,发符用印祭于空中, 一日拜三次。若有精通魂魄法术的人在此,便会看出此阵阴损非同小可, 闭生门,开死户, 中聚天地厉气!

此时西周众将, 并不知道十天君的暗算。姜子牙正召集诸将和门人商议破阵之策,他虽然年老, 毕竟是人仙之体,童颜鹤发,并不显十分衰老之相。但不知何故,这几日他不但显出疲累之态,时时烦躁不安,言行简直也是颠倒四, 与平时举动大相径庭。

杨戬何其敏感,他平日随伺姜丞相左右,早知这位师叔睿智深沉,绝对不会放任情绪大喜大悲,更不会一味酣睡,简直如同凡人行将就木时的老龄痴呆之态。心下便自疑惑,和哪吒说道:“师叔这是怎么了?从十阵回来后就不对劲,难道真是无计可施,便颠倒如此?实在让我不解。”

哪吒隐隐看出了什么,却不愿往那个可能想,只得自欺欺人道,“杨二哥你也别太多虑了,师叔毕竟年老体弱,也许只是被那阵势给吓坏了,休息几日也就好了。”

显然这样的宽慰对于同样以武技见长的两人毫无用处,此刻没有师长可求解疑惑,杨戬虽然还是满心疑虑,却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样共过了二十日,姚天君把姜子牙二魂六魄,全部拜走,只留下一魂一魄。

姜子牙在相府,心烦意躁,进退不宁,整日不理军情,渐渐的竟然在会议中突然睡倒,鼾声如雷。

众将和玉虚门人们都不明白他这是怎么了,一时流言纷起,相府众人猜疑不一,有猜疑是无策破阵了,也有猜疑是丞相殚精竭虑半夜深思太累了。武成王黄飞虎顶着压力,果断处决了几个妄称丞相没有破敌之策的本土军官,方才止住谣言。然而姬雍、姬郇便以慰问三军为名,带着一帮朝廷党羽亲自过来要求

然而他为殷商叛将,虽在军中声望隆盛,却始终在宫内是个外人,权力备受钳制,不能明着驳回大王的两位庶弟文官,急忙召集武吉,杨戬和金吒三位心智最成熟的玉虚弟子商议对策。

黄飞虎实言说道,“武将军,杨将军,李大公子,如今兵临城下,阵摆多时,丞相全不以军情为重,只是憨睡,此事绝非寻常,其中必有缘故。姬雍、姬郇来访,我们断不可以实情告知。”

武吉说道:“殿下说得有理。据我看师父所为,完全与平日不一样,竟是日夜颠倒,连日如在醉梦之间;昔日师父教我五行之术时,曾说过修真之人,运用魂魄之力出窍可行日常不能所为之事,只是真身由于失去魂魄完整,不免会言行混沌,时有昏迷之态。不知为何,此番我总觉得师父这番情形,和传说中的失魂落魄情景很像,可恨我道法粗疏,不好判断。”

黄飞虎看向杨戬和金吒。金吒想到自家三弟,沉吟不语。

杨戬忽道,“我有一计,也许可以暂时应付下这两位大臣。”

姬雍、姬郇带着众人,大步走上银安殿,见到“姜子牙”正在与黄飞虎殿上议事。

“姜子牙”见到他们,皱眉道,“两位殿下,为何不待通传便来殿?军情紧急,殿下不可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