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子更为不解。

杨戬见他面像凶恶神情却懵懂若淳朴孩童,便接着笑道,“师弟刚刚下山,一时不能理会,实属正常。做人嘛,你可这么看着,慢慢学习,比如学习师叔如何处事待人,学习武成王如何安排兵将。看着看着,你自然就能明白了。”

他话锋一转,却又慢慢说道,“……可是这世间偏偏有人,即使心明如镜,亦不会屈从世情圆滑,而弯折了傲骨风华。我倒宁愿我也能像这人一样,明知前路险恶,亦能披荆斩浪,奋勇前行。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他说这话时,字字锋利如刀刃,语气却温柔若丛间赏花。雷震子敏感的觉察出他口中他人实则确有其人,却不知是指谁,也下意识的不敢问出口来。

注一:周公旦,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西周政治家。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文王之子,排行第四,亦称叔旦,史称周公旦。本章对其称呼从史实。金庸小说中有引用白居易原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中的第一句,说的就是这一位。关于周公解梦的说法大概算是后人牵强附会的那种。

第30章

闻太师败走岐山后,又被雷震子突袭冲散兵马,急急冲入山里行了一百里,这才整顿兵马,扎营休息,升帐后才发现,此战竟然损折军兵二万有馀。

闻太师从未尝过如此大败,自觉失机被辱,然而遍观帐下将官,一时半会儿竟找不到同样术武双修,匹敌敌营哪吒杨戬的人才。他急着报仇,根本等不及朝歌调将,恨不能立刻踏平西岐,报仇雪恨!

正在集思无措之际,他突然看见辛环嘴唇微动,似有话要说,便摈退左右,问他何意。

辛环挣扎万分,终是感念闻太师知遇之恩,又误恨杨戬心不归国,且唆使哪吒暗伏打伤自己一翅之事,遂说道,“那日以三昧真火烧粮草的周将,是我故国人君二王子,姓杨名戬,拜在阐教玉鼎真人名下……”

太师悚然一惊,“你可确定?”

玉鼎真人天生地养石中玉祖,根脚极正,天资淳佳,极得元始天尊喜爱,当年他初为证大罗曾云游四海,在追寻一宝途中与其师金灵圣母相争,曾有一面斗法之缘。金灵圣母系通天教主嫡徒,斗姆星灵聚以先天阴气成精,虽不如先天阴阳二气化现的龙凤麒麟三族强横,也是深不可测,半只脚踏入准圣门槛。通天素来懒怠管束徒弟,截教因出身披毛鳞角仙人居多,便自然而然以实力校准排行同辈子弟,过去万年,金灵圣母在碧游宫位次从未跌出过前三名,可见其实力一斑。闻仲他当时随侍在师母身边,见那碧瑶冰川般清冷的阐教青年仙人对上为人强横的师母,虽然玉鼎最后落败让宝,坦然认输,但金灵圣母颇有感叹其修行容易后来居上之意,亦曾对其动过杀机,只是终因忌惮玉虚圣人没敢谋杀对方。不料今日自己对上的克星,正是其后来所收的徒弟。可见师母当年那一缕杀机,也不是空穴来风,以她当年已是大罗金仙之能尚且有所忌惮,必是隐约预见对方未来恐有对自己不利之先兆,只是没想到会发作在这商周人间动乱之际,应在自己为徒弟的身上。

辛环躬身下拜,道,“实不敢有瞒太师,上次我军大败西岐之后,杨戬曾约我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