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简沐沐,我真的不难过。真的。我就是想在最后看看它,而且至少我会记得它。”

强调了两次的不难过,那就是真的难过。

怎么可能不难过?

看到自己年少的记忆被一点点摧毁、抹去,你甚至都没有资格留下它。

……

同样面临强制摧毁的,还有杨长荣生前特意留给女儿的商铺。

商业街的商铺,一头已经被强拆,仅留下的部分,能够坚持下来的业主根本不多。

区法院退休的业主,被多次登门的单位领导劝退了心。

做着餐馆生意的业主,因为断水断电只能选择搬家。

为了方便老顾客,新找到的店面与商业街相邻不远。

而相邻不远意味着它们仍然处于同一个行政区,受同一拨人管辖。

女婿在天然气公司上班的岳父业主,女婿的工资已经停发了两个月。

原本就是单位的合同工,随时可以给你一个“说走就走”的开除理由。

岳父没有办法,终于在东头自家门帘房被执行强拆后的第二天,签了字。

签补偿协议的日期,还被要求一定要签强拆前一天的日期。

开着小型物流公司的业主,税务局登门查账。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开着小卖部的业主,另一处5层自建房预计将在下半年征收。

这次的征收不签字妥协,下半年的更不会给好果子吃。

最后的最后,整个商业街只剩下了3位业主。

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商业街,仅仅剩下完整的三个卷帘门。

其中两间商铺同属于同一位业主,而另一间商铺,属于当年的杨长荣、而今的温杨。

至于第三位业主的商铺……早在商业街东头被执行强拆的时候,门面就葬身于尘土了。

……

周五,北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首都知名律所过来的律师。

24万一单的律师费,三家业主依照商铺面积分摊。

庭上的表现尽管精彩,也难保中院的审判长被副市长通了气。

因着世界经济论坛而征收的商业街,似乎连强拆都绝对有理有据。

至于评估公司在整个征收过程中,暗地里破坏公平公正,却否认自己没有被相关领导授意……业主们是完全不信的。

可不信能怎么着呢?

温杨甚至不对北城市中院的判决抱有希望,甚至也不对省高院的判决抱有希望。

她和其他两位业主一样,抱着官司上诉到最高院的决心,等待着代表国家法律权威与尊严的最高院给他们一个应有的、迟到的公正。

无关权利、无关政治,只是公平和公正。

……

自2008年起,每年5月份,北城市都会举办国际马拉松邀请赛、邀请全世界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来到北城市参与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