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

开始《孤单》前,我去了本地的红十字会。

参加了红十字会的初级救护员培训课程,最终取得了红十字会颁发的初级救护员资格证书。

Hhhhhh……

与温杨一样,我买了一只智能心肺复苏模拟假人回家。

为的是能够切实感受到CPR按压时间产生的疲劳感。

当然,

假人先生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得以经常练习在培训课上学到的内容,以便我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运用肌肉记忆产生的手感帮助到他人。

在此感谢与简沐姿乌龟宠物同名的假人先生——“big boss”。

感谢假人先生陪我写完了《你不要再孤单》。

拿到救护员证之后,我报名了国际马拉松医疗保障工作的志愿者。

之后,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到了马拉松的服务之中。

与120急救医生共同营救两名低血糖跑者的经历,让我近距离完成了《你不要再孤单》的共情储备,情感与实际上也距离简沐姿和温杨更近了一步。

关于这个部分,在此倡议诸位小可爱。

国内大多数设有红十字分会的城市都有开展免费的救护员培训课程。

这个就是教大家在面对突发急救状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正确的CPR、包扎、AED的使用方法,课上都有专人指导练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

无论是为了自己所爱之人还是因为自己的善心,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空闲时间,报名参与。

还记得我们简沐沐最后成为了一名急救知识普及课的志愿讲师么?

嘻嘻,

快来吧~

……

然后,

我要感谢协和医院手外科、胸外科、急诊外科的三位医生。

谢谢他们给予了我专业上的指导意见。

感谢本市某派出所曾是巡逻民警的派出所副所长——刘所长。

谢谢他为我讲述牺牲。

让我能够以多面的视角看待牺牲、讲述牺牲。

谢谢志愿在红十字会普及急救常识的——我的老师。

谢谢她为我讲述了她的梦想与坚持,还有她曾经作为120急救医生奋战在一线上的故事。

(给了我不少灵感)

还要谢谢生活在我身边的一对夫妻。

感谢他们让我了解到了怀念的力量。

以及,死别对继续活下去的人的漫长影响。

还要谢谢每一位报道真实的新闻记者。

谢谢他们的真实报道,

让我看到了120急救医生与巡逻民警的不凡。

最后,

记得之前有位读者如此评论过:

陆然和明粒这对只可能发生在小说里。

这大概应了那句老话:

你觉得最不可能发生的,往往就是真实发生过的。

嘻嘻~

非常开心的告诉你,

陆然和明粒这一对改编自真实故事。

……

我一直觉得,

一个好的故事讲述人要会提出问题。

还有更重要的,去解决问题。

《明天可期》的时候,

我提出了关于抑郁症的问题。

最终通过江晨与简听的电话交谈,

将总结经验而来的解决之道分享给大家。

不想做一个只会提出问题的作者。

心理疾病相关的东西,

直接扔在你们面前不去寻求解决之道,总感觉差了点儿什么。

抑郁症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