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五的木系灵力加持之下,王子胜自然是种啥有啥,那怕不施肥也长的比别的地方来的更好些,植物变异的方向也尽是挑着好的地方变异,有小五的加持,莫故相信王子胜很快的就能种出真正的长纤棉,而且说不定比埃及棉更好。

这棉花之事虽然解决了,不过甄应仁有些尴尬的低声提醒道:“这谷贱伤农,纱多了,这纱的价格便上不去,只怕纱工会有所不满。”

这甄氏纺纱机的速度就连甄应仁自个也吓了一跳,这还不过是用简单的水力推动的纺纱机,如果要是按着圣上所言,让工部安置了什么蒸汽机推动,只怕甄氏纺纱机的产能还能再增加好几倍,到了那时,只怕这世上大部份的纱工都无纱可纺,怕是会闹出事来。

莫故摸了摸下巴,这失业问题无论放在那一个年代里都是大问题啊,当初他推行水泥道路与海运,漕帮工作剧减,当时也曾闹过一阵,还有先前推广晒盐之法之时,也难免受到盐商的集体反抗。

当世界在进步之时,难免会有一段阵痛期,但这世界前进的脚步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痛苦而停下,那怕再痛,该做的还是得做,总比眼睁睁的见着其他国家进步,再来一次清未时的惨剧好些。

“这事,我自会让人处理。”莫故吩咐道:“你且安心研究便是,到时自会有户部之人辅导纱工转业。”

他正缺人缺的厉害呢,那会有什么没工可做之事,况且大晋朝的土地可是比一般人想像中的要宽广许多,早就暗搓搓让人占了澳大利亚的莫故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

甄应仁下意识的退了几步,总觉得圣上这个笑容有些……

在莫故的qiáng势推行之下,虽然有不少纱工反对,但甄氏纺纱机终究还是在大晋朝内推广。

从甄氏纺纱机开始,大晋王朝也正式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时代。

在许多年之后,当人们研究起大晋朝的历史之时,都不得不谈到景荣帝以及在景荣朝中出现的个个才华惊绝的人物。

有些人,有他无他,对整个世界而言,真的有差。

第184章 技术偷盗

在莫故的支持下, 大晋朝的纺织事业日进千里, 当然, 在导入工业化之后,对人力的需求大大减低, 大量的纱工因此而失业, 好在莫故提早安排了官员协助转型, 这事倒也顺顺利利的过去了。

大部份的纱工是直接进入纺纱厂里工作, 再不就gān脆转行做了织工,甄应仁除了研发出甄氏纺纱机之外,另外也改良了织布机, 进一步改良棉麻混织的技术。

因着棉麻布的特性, 没多久不少布行便开始贩买起织造局所出的棉麻布。

一则,棉麻布兼具棉布与麻布的优点, 只需调整其棉丝与麻丝的比例,便可织造出可轻薄亦可厚实的棉麻布, 而价格上又比一般的棉布要便宜,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二则,因为棉布或着麻布大多是平民老百姓在穿用着,以往的棉布大多是农妇在农闲之时所织,商人从农家里一匹一匹的收购回来的, 其品质不一, 极不稳定。

只有像松江这等以松江布闻名天下之地,才有专门的作坊织造布匹,品质也比较稳定, 织出来的布jīng致细密,不过小作坊织出来的布匹,那里能和织造局里那些专门给皇帝大官织布的织工所织出来的布匹相比?

于是乎,这织造局织出来的布匹顿时冲击到一般的棉布市场,这大晋朝还有莫故让人安排辅助转行,不过其他国家的人便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英吉利商人很早之前便察觉到大晋的织造技术极佳,这些年来已经很少往大晋朝贩卖布匹,反倒是直接跟大晋买了不少珍稀的布料,像是雀金呢之类的回英吉利贩卖,这些来自于东方的珍奇布料在欧洲大受欢迎,竟成为大晋出口英吉利的重要货品之一。

不过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英吉利商人的眼光,当朝鲜按着以往的习惯进贡之时,赫然发现,他们的高丽棉卖不出去了!

所谓进贡,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国与国之间的商业行为,借由进贡,把朝鲜的特产带到大晋朝中,除了部份是真正要进贡给圣上的贡品之外,其余大部份产品则是直接在路途上贩卖掉。

由于打着贡品的旗帜,这些货品大多可以很快的贩卖掉,再加上进贡的一路上不但有大晋朝的军官保护,又可以住在大晋朝的驿站,吃住全是大晋朝出资。

而且大晋朝回的礼品往往高过于他们所带来的贡品,进贡一次,几乎可以让朝鲜赚了个饱,要不是大晋朝限定三年进贡一次,朝鲜商人都想要年年来朝了。

但这一次却和以往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