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莫故又不是什么huáng世仁,自然是劝他们到时以保命为重,这情报可以慢慢打听,结果这两父子越发感动,一副恨不得为国捐驱的模样,让莫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只能说,他还是小看了皇权在这个朝代的魔力了,无论如何,薛彬父子终究还是背负着重大使命,前往东北,而且薛逸也摆出一副要跟女真人长期合作之势,竟然还拉上了王子腾一起。

王子腾也是个胆大的,在确定薛逸是奉旨办事之后,还真大大方方和女真人合作了起来,女真人一方面唾弃像王子腾和薛逸这般的汉jian,另外一方面又靠着王子腾与薛逸,大量购买铁器与铜器,用于制枪。

当然,在薛逸和女真人虚与委蛇的同时,莫故也没有闲下来,先是紧急从西洋人那边直接大量采购各式枪枝,另外也让人尽快开始自制枪枝,不过在自制枪枝之时,大伙又遇上了难题。

那就是……该做什么枪?

大晋人虽然不懂枪枝原理,不过中国人的山寨能力,举世闻名,那怕不懂枪枝原理,只要有了实体,大伙依样制作也不是什么难事,连考了好几年公务员考试,考到快吐的大臣们也总算开始有了数理化的思考。

于是乎,大伙便在考虑,究竟那一种枪枝是适合他们大晋军的?

就工部而言,自然是越好制作,工艺步骤越少的枪枝越好,就兵部而言,自然是杀伤力越大,she击距离越远,准确度越高的枪枝越好,就户部而言,自然是整体制造价格越便宜的越好,于是几方人便争吵了起来,最后还拉了莫故做评判。

这些从西洋人那买过来的枪枝各有其特色,无论选那一种都无法恰好的满足大家的期望,莫故仔细听着大臣们的论述许久后,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制造我们自己想制造的枪枝吧?”

众人:“???”

“集合各种枪特点,直接设计适合我大晋朝的枪枝。”莫故从怀中取出他早就准备好的连发枪资料,“除了必须是燧发枪之外,亦必须是连发枪。”

别看眼下西洋的枪枝还没有达到连发枪的程度,但在同个时代的清康熙时期,一名叫戴梓的官员早就设计出了连发枪,而且还是二十八发连发枪,虽然she程与火力上有所缺陷,不过要是集思广义,说不得能改进这些缺点。

只可惜那时候的康熙因为认为骑she才是满人的根本,再加上当时戴梓遭人构陷,最后落了个流放后贫病jiāo加而死,着实可惜可叹,就差一步,说不定整个华夏民族的命运就会改变了。

莫故即位之初也曾去找过那位名叫戴梓的一代武器大师的下落,不过很可惜的可能是因为时空背景不同,既使他寻遍了大晋朝,也始终找不到此人的下落。

不过既使没有那人的连发部份设计,但大晋有莫故这个作弊器。

莫故拿出来的后世温彻斯特步枪的部份图纸,吩咐道:“将这部份的图纸亦加进去。”

说到连发的机关枪,或许大部份的人想到的是前苏联所设计的ak47之类的机关枪,但在十九世纪初,卖的最好的步枪其实是温彻斯特步枪。

至于他为什么会有温彻斯特步枪的图纸呢?咳,别忘了他在前世时的本质是道士,在未修真大成之前靠着捉鬼为生,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捉鬼便是去了温彻斯特鬼屋,不过外国鬼听不动中文咒语,再加上数量太多,所以……

咳咳,且不论这次失败的捉鬼,无论如何,他倒是无意间得到了温彻斯特步枪的图纸,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虽然自行研发枪枝的花费可能比直接向西洋人购买枪枝,或着是比直接山寨现有的枪枝要来的贵得多,但总得来说还是划算的,也可以顺便统一子弹大小尺寸。

除此之外,莫故也提出了第二个建议,“另外也需要将没有子弹后的情况考虑进去,总不能真在子弹用完之后,让它成为一只烧火棍了。”

对于薛逸那句害他失态喷茶的烧火棍,他还是很残念啊。

或着是时代的相似性,那怕莫故没直接明说,兵部将领倒是很快的提出了建议,在枪枝上安装匕首,大晋朝早就拥有可拆卸的长矛,只要将这一部份亦加装在自制枪pào上即可。

有子弹时即为枪,没子弹时即为矛,而后世的枪总算可以脱离烧火棍此一外号了。

除了造枪之事外,另外莫故也趁机建立起军校。

做为帝皇,这将领坐拥私兵,靠吃空饷来养家丁之事也是时候该制止了,借军校教育,除了教导大晋士兵如何使用枪械之外,另外也要教导大晋士兵忠君爱国之心,而非是一心向着将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