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源抚着胡子,最后叹道:“去试试也好,我私库里有一套从东北带回来的东珠头面,你且拿给李氏,让她进献给李淑妃。”

李淑妃出身朝鲜,最是喜爱东北之地所产的东珠,那套东珠头面是从女真蛮子那儿抢回来的,想来必定会对李淑妃的胃口。

“也好。”贾老太太沉吟道:“我再添副帝王绿的翡翠头面,李淑妃年轻娇嫩,配上这鲜艳的翡翠最是适合也不过了。”

虽然时人喜欢白玉多过于翡翠,但这也得看年龄,像那套广东官员进上的翡翠首饰,她用就不适合了,给了李淑妃反倒再恰当也不过。

两人商量妥当,便把李氏唤来荣庆堂,细细的吩咐了一番。

虽然并未将莫故的真实身份泄露,不过光是圣上有意贬前头的贾史氏为妾,宁可让二房之子继承荣国府世子之位,这一条消息便就足以惊吓到李氏了。

李氏嫁进来那么久,现在才知道丈夫有个二房,而且二房还生了个庶长子。

李氏一派慈母之貌,恭敬问道:“故哥儿眼下在那呢?咱们总该把孩子接回来才是。”

那怕暗地再怎么怨恨着贾老太太,李氏面对贾老太太之时,总是恭敬有礼,让人绝对捉不出半点错字。

她这慈母之样也倒不是作伪,她贵为公主,深受庭训,还不至于把气出到几个孩子身上,对几个孩子虽然不如贾敏,但也着实尽了心了,一听到贾代善在外头还有一个庶长子,李氏便琢磨着把人接回来照顾了,总不能让贾家的骨血流落在外。

再则,她也有几分私心,她的身子被贾老太太所害,这一辈子也只会有贾敏这个女儿了,她自然得为自个女儿多着想一下,女儿没有亲兄弟可依靠,便只能靠着其他兄弟给她撑腰了。

贾政虽然是在她膝下养着,但这性子却像极了贾代善,骨子里有着几分自私凉薄,日常往来或许可以,但要真有个什么,期待他给敏姐儿撑腰,怕是难了。

至于赦哥儿,不谈也罢;但如果这故哥儿当真有公公所说的那么厉害,与他jiāo好,也是给敏姐儿将来多了一条后路。

贾源面上微露尴尬之色,故哥儿现下在四皇子府,怎好去接人,况且万一要是贾李氏又问故哥儿为何不姓贾,而是姓莫之事,他可真不好说了,无论是代善头上的绿帽子,还是贾史氏当年拐卖庶子一事,都是贾府之耻,着实不好对外人道了。

他板着脸道:“故哥儿的事不劳你操心,你且去跟李淑妃说说,希望这事还能有转回之地。”

李氏虽是疑惑不解,但也应下,温婉道:“妾身明儿便递牌子入宫。”

虽是应下来了,但李氏还真没打算要让妹妹劝平康帝,一则,无论是赦哥儿为世子,还是故哥儿为世子,她做为嫡母,两人都是得敬着她的,但故哥儿做为庶子出身,倒比赦哥儿贵为原配嫡子还更好控制些。

再则……她可从来没忘过自己的长子是怎么没的,虽然知道赦哥儿无辜,但她还是恨着赦哥儿,恨不得他永永远远的失了世子之位,让贾老太太竹篮打水一场空才好。

贾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轻拍了拍她让人收拢好的几个首饰盒子道:“左边的东珠头面与翡翠头面是咱们贾家进献给淑妃娘娘的;至于右边那一套白玉头面则是赏给你的。”

李氏当下恭敬的躬身谢道:“谢谢老太太赏赐。”

李氏明白,这也算是她进宫一趟的辛苦钱了,她虽不缺这些东西,不过留给敏姐儿做嫁妆也好,况且时人喜欢白玉,她的嫁妆中多为朝鲜玉,玉色浅huáng,不受时人所喜,自然也不如白玉珍贵了。

谁做世子都与她无关,她唯一在乎的……便只有她所生的敏姐儿罢了。

隔天一早,贾李氏倒还真抱着贾敏入宫求见李淑妃了。

李淑妃虽受平康帝宠爱,但因为其异国公主的身份,每次伺候完平康帝之后便会赐下避子汤,是以她虽然入宫多年,又深受圣宠,始终没有一儿半女,膝下空虚,这所有的母爱便全都放在姐姐所生的贾敏身上。

一看到贾李氏抱着贾敏进宫,李淑妃便迫不及待的上前抱过了贾敏,嗔道:“敏姐儿体弱,姐姐怎么把她给抱来了呢?”

“也是敏姐儿想姨姨了啊。”贾李氏不着痕迹的捧了捧李淑妃,笑道:“敏姐儿每次见了你就高兴,倒把我这个亲娘给抛在一旁了。”

李淑妃容貌艳丽,本就比贾李氏还要胜上几分不说,她在宫中有着圣宠,皇后又是个宽仁之人,这小日子反而比要讨好贾老太太,又要照顾夫君其他子女的贾子氏要好些。

再加上前些年贾李史冒死产女,至今还没养好身子,整个人多少有着几分憔悴,自然颜色上颇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