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章

客人们吃了晚饭纷纷离开时,星星都没从屋里出来。</p>

她待在自己的小卧室里,悄悄拉开门,从细小的门缝往外看,等人都走了才松了一口气。</p>

顾承安将爷爷奶奶和父母吴婶送上小轿车,转身回家寻找闺女,下午她扯着亮嗓门的一句要尿尿可是把她自己羞死了。</p>

“星星,星星。”顾承安敲了敲小丫头的屋子,“这有什么,你最喜欢听的武侠里那些大侠也要方便啊。”</p>

“哎”星星踮着脚打开门,看着爸爸委屈巴巴的,“真的吗大侠武功那么好,还会飞,他们也要尿尿吗”</p>

“只要是人都会。”不对,想起动物也是,顾承安抱着闺女去院里玩,“猫啊狗啊也会。”</p>

星星用手背蹭蹭眼睛,稍稍有些欢喜,那她和大侠也很像呢。</p>

苏茵在门口和李念君何松玲她们说说话,最后送她们走了才回家,一看到闺女就想起下午闺女那可爱的一幕。</p>

可闺女脸皮薄,还不好意思呢,她不敢笑,担心打击了小丫头。</p>

“吃完饭走去转转吧。”苏茵试图转移闺女的注意力,“星星去叫外公。”</p>

“好”星星挣扎着从爸爸怀里蹦跶到地上,忙去叫外公。</p>

一家人沿着帽儿胡同出发往附近的公园走。</p>

趁着寒冬未至,正是散散步的好时机。傍晚落霞铺满天际,染上绚烂色彩,天边斜斜坠着点点亮光,按星星的话来说,夕阳像是颗橘子被拍平了。</p>

“妈妈,我想吃橘子了。”</p>

苏茵朝四周看看“待会儿路上看看有没有卖的。”</p>

如今做小生意的越来越多,随处都能看见摆摊卖货的,细细一想,买东西要票的时代似乎真的已经要过去了。</p>

“来,我带星星去找找。”苏建强抱着外孙女去别处找卖橘子的摊贩,顾承安和苏茵落得轻松,并肩走到湖边。</p>

野鸭子扑腾其中,振起涟漪,湖边有人在钓鱼,守着长长的鱼竿耐心十足。</p>

“我以前真的没想到,能给爸庆祝五十岁大寿。”苏茵手撑着湖边栏杆,面带笑意。</p>

顾承安知道媳妇儿和老丈人不容易,团聚相处更是难得“放心,以后庆祝爸到长命百岁。”</p>

听到这话,苏茵侧过身,水润的眼眸盯着男人瞧,把他瞧得心虚,他抬手摸了摸脸,又抚一把下巴“怎么了我脸上有什么还是胡子没刮干净”</p>

“我在想,你五十岁的时候是什么样”苏茵唇角绽开笑容,漾出比花还美的娇颜。</p>

五十岁的父亲已经苍老不少,不是她记忆中的二十多年前高大挺拔的如同白杨的军人。</p>

时间真的会改变很多,轻易将一个人的容颜改变。</p>

顾承安可不管那么多,自恋道“我五十岁也是个帅老头呗,照样把你迷得五迷三道的。”</p>

苏茵忍住掐他一把的冲动“我是发现了,星星这么臭美就是跟你学的”</p>

“</p>

妈妈,爸爸,你们看,好看吗”星星手里握着个橘子,头发上的红色发夹中夹了几朵桂花,一路飞奔回来。</p>

苏建强手里还拎着个袋子,刚在小摊贩那里买了一斤橘子,给闺女女婿一人一个,复又看着外孙女“星星觉得桂花香,让我摘了给她戴头上。”</p>

星星臭美地轻轻抚摸头上的桂花花朵,满意极了,吃着橘子看着爸爸“爸爸,你也给妈妈戴,我们漂亮的女同志都要”</p>

苏茵忙摆手,她可不是小孩子了。</p>

“好啊”顾承安兴致来了,走到附近的桂花树旁,高大的个子稍一抬手就摘下一小桂花枝丫,上头点缀着小巧可爱的桂花花朵。</p>

苏茵看着男人捏着桂花枝丫大步流星朝自己走来,前方阴影瞬间来袭,顾承安抬手一动作,苏茵便感觉到自己的发丝中夹上了细细的枝干。</p>

“嗯。”顾承安稍稍退开半步,看着人比花娇的媳妇儿,“真好看。”</p>

就算结婚多年,苏茵还是被顾承安充满爱意的温柔目光包裹般,心里甜滋滋地冒着蜜水。</p>

“哇,妈妈好好看啊”星星蹦蹦跳跳跑过来,眼睛睁得大大的,像黑宝石般发亮,奶声奶气地夸了一路。</p>

苏建强看看闺女女婿又看看外孙女,只觉得前头的五十年有风有雨有阳光,后头的日子更有盼头。</p>

苏茵接下来还有的忙,父亲的五十大寿过去,她又投入到工作中,准备新组的计划书。</p>

翻开笔记本,里面是上次顾承安给她戴的桂花花朵,压在本子里渐渐成了一枚漂亮的金黄色书签,看得人心情愉悦。</p>

“小苏,主编叫你去她办公室。”</p>

苏茵少有去主编办公室,一般只在各种大会后与主编有交流,算不得太熟悉。</p>

何主编今年已经五十出头,人却是精神奕奕,乍一看顶多四十,干练十足。</p>

“苏茵同志,这回报社的改革力度不小,两个板块被裁,又决定新开一个社会发展观察板块,就是我们不希望报社被时代淘汰。”何主编沉稳、老练、有思想追求,也多少</p>

带了些过去年岁的旧思想旧观念,如今时代发展迅猛,她迫切与年轻人交流,力争不落在后头。</p>

“我们这个行业的尤其需要走在大众前面,要是眼光和反应比老百姓慢,那我们报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p>

苏茵点点头,在这一行待得越久,越是深有体会“何主编,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前阵子我回了一趟母校,发现现在的大学生都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p>

她们更加热情开朗,追求自我的表达。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热衷于学习与念诗,还流行弹吉他。</p>

校园里抱着吉他弹奏的同学附近能围一圈同志倾听。</p>

一切都不一样了。</p>

“所以呢,这回我对你寄予厚望。”何主编将此次组建新组的团队候选人递过去,“我初步拟了份名单,你看看,有没有想要的人也可以说。不过当组长不容易,得会用人,也得会管人。”</p>

“好,我下来看看。苏茵自然明白这个道理。</p>

拿着名单,苏茵认真研究一下,又听同事周瑾这个老资历的介绍起来。</p>

“庄严人还不错,年纪不大,做事挺老道的,人也踏实。”</p>

“万隆昌人还行,但是性子太犟了,要在你们组里就是定时炸弹,我都听他跟好多人吵架了。”</p>

“宋春梅有经验能镇得住场,人也随和。”</p>

周瑾在报社待了几十年,说起谁来都如数家珍,帮苏茵把每个人的优点缺点分析得明明白白。</p>

最后,苏茵结合着未来的小组发展方向,以及一个团队的人员搭配结构,在主编拟的名单里挑了三男两女,加上她,一共六人。</p>

报社各大小组早就分成,能从别的组手里抠点人出来不容易,要不是不好挖组长何国强的墙角,苏茵还想把杨友卉要过来。</p>

“哎哟,等着,我立马叛逃过来”</p>

下班时间一到,杨友卉便收拾着东西背上包离开,同苏茵一块儿去自行车车棚取车,听见苏茵想要自己过去的话,笑得眯了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