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老尚书言重了,这是殿下未雨绸缪,提前预判了柳州的形势,让越某一路严查提防有人逃往上京。”越策忙拱手说道。

“殿下神机妙算,我等自愧不如啊。”崔老尚书感慨说着。

“殿下曾经提及恩科大考已经被玷污,千年来的赫赫威信已经崩塌了,即便我们一时压住柳州恩科一事,但天下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晚,天下学子都将知道柳州恩科一事!”范学士沉声说着。

“没错,这才是最为棘手的事。”崔老尚书神色凝重的开口说着。也不知道殿下打算如何处置?要怎么做?

“范大人,你是摘星阁的元老,你可知殿下对恩科一事打算如何处置?”崔老尚书问道。

“老夫却是不知,这几年来,奉殿下诏令,我和宋学士都在勘察各地刑法断案一事,对恩科一事也是因为这几年天南地北的跑来跑去,知道各地恩科选考都已经腐朽不堪而已。”范学士一边说着,一边叹气,“况且殿下要操心的也不仅仅是恩科,还有推亩令啊。”

提到推亩令,崔老尚书皱起了眉头,神色严峻起来了。

越策见状,轻咳一声,“两位大人不必焦虑,殿下胸有丘壑,定然是早有安排,我听顾善闻顾大人提过,他入阁考验便是实行殿下的新农法。”

崔老尚书一听,眼睛微微一亮,随即皱眉“越将军,你说入阁考验?”

越策微笑,“是的,凡入阁必有考验,听闻,这是小公子的建议,针对不同的入阁者设置不同的考验,我和白术便是当初的北境战场后续。”,听福三说起,是因为战后,他和白术是第一个将所有赏赐和家产捐献出来的人,也是第一个忠义会的义教,才算是通过考验。

小公子说,“懂得士卒身陨战场之痛的人,才算是一名好将军!”

崔老尚书疑惑,抚了抚自己的胡须,“可是老夫并没有入阁考验啊。”

一旁的范学士意味深长的一笑,“你怎知你没有?”

崔老尚书一愣,正欲再问,但范学士已经转开话题,问起越策如今柳州街市的情况来了。

“如今一切井然有序,但是,柳州学子的几位代表都要求见两位大人,还有,陈老先生和卢老先生都往南洲去了。”越策带着几分无奈说着,没有两位老先生坐镇,柳州的学子们蠢蠢欲动的,他自觉这样下去又要生乱子,无奈两位老先生跑得太快了,他想拦都拦不住。

“哦……两位先生跑去南洲做什么?”范学士好奇问道。

“古老先生正在南洲,也许是前去寻找古老先生?”越策迟疑说着,南洲除了古老先生,似乎还有什么,但他并不十分确定。只听顾大人说起,顾大人即将赴任南洲州令。

崔老尚书和范学士对视一眼,呦,看样子,越将军是知道什么却又不说??

崔老尚书笑眯眯的开口说道,“越将军,这样吧,南洲州务繁重,范学士又只肯暂时处置刑法的案子,其他的,老夫人老体弱,也没有办法全部处置,不若越将军也帮忙代劳一部分如何?”

越策心头无奈,难怪殿下之前压着不肯让崔老尚书进摘星阁,就崔老尚书这人老成精,滑不溜秋的样子,又岂是善与的?

越策拱手苦笑,“两位大人就别为难我了,还请两位大人辛苦这一阵子,我听闻殿下已经在择选文事官员了,相信过阵子就会有人来帮忙了。”

——他一介武夫,怎懂那些弯弯绕绕的公文之事?这老尚书摆明了是想让他说实话!可是,他是有接到柳州事后的诏令,赴任秘藏于南洲一带的影卫营统领,但这可是不能说的!

第64章 一只鱼的南洲行11

崔老尚书呵呵一笑, 果然是有事瞒着的吧,不过, 殿下御下极严, 越策不说也是常理,且既然同是摘星阁一员,他也不该再问了。虽然他还没有拿到孙子崔珏所说的传说中的摘星阁徽章和记载条例须知等的小册子,嗯, 听说徽章和小册子上盖的印章都有一条胖胖的鱼~

但是呢, 他的确已经是摘星阁一员了, 他都参加议事了不是, 嗯, 不问了, 越策虽然算是他的小辈, 但如今可是同阁议事了呀。后生可畏呀!

——殿下当初为何作甚非不让他入阁?!还有, 入阁考验呢?徽章呢?小册子呢??啊啊啊啊, 老夫哪里不如崔珏这个混小子啦!崔珏那个小混蛋还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呢!

不管心里头如何愤愤然,面上, 崔老尚书还是笑呵呵的开口说着, “越将军不必紧张,老夫明白, 放心吧, 老夫和范大人不会撂挑子不管的,你张贴个告示,告知柳州的学子们, 明日, 我和范大人在孺子剑石下,与他们一起论道, 不管是谁,都可上台与我等谈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