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鸳鸯床 六棋 873 字 3个月前

目前双方态度都比想象中要客气许多,不过焉知是不是绵里藏针,东月鸯朝她含蓄地笑了一笑,“不知公主找我所为何事。”

她这是明知故问,多此一举。

但在姝嘉公主说话前,东月鸯都打算只字不提,就当做毫不知情,她不想惹上麻烦,尤其麻烦还亲自找上来。

看着心知肚明的东月鸯,姝嘉公主面上流露出一丝惆怅,眼神哀怨,没有气急败坏当场就对东月鸯指责萧鹤棠始乱终弃,不肯认账,只是忧郁而悲伤地望着她,像有什么难言之隐。

“可否先让他人都退下。”姝嘉公主斟酌着说:“我来,是有关大将军的事想和夫人商议。想必夫人在此之前,也该听说了我和大将军之间的传言了吧?”

话题挑明,被紧盯着,东月鸯很难否认,“你们先去外面候着,等我与姝嘉公主说完话,有事再吩咐你们。”

姝嘉公主那边的动静也是一样,等屋内只剩她跟东月鸯后,好似才真正放松下来,吐出一口浊气,“东夫人,我求你救我。”

这公主到底怎么到处好人救她,东月鸯当场尝到了萧鹤棠当时匪夷所思的滋味儿,“我来找你,并不是要同你宣战,也不是想你为难的,东夫人。”

许是感觉到自己方才说了不妥的话,姝嘉公主忍住激动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道:“也许夫人能给我些许时间,让我说说自己的故事,为何会闹得满城风雨,弄成今日这种地步。”

姝嘉公主本名曌阡榆,她跟曌天子不是同个母亲所生,但是同病相怜,二人的生母身份都不尽人意,并不高贵。

曌天子生母是小官之家出身,因为姿色出众才入了宫,到了宫中也没显得多聪慧,反倒如履薄冰,遭人排挤,姝嘉公主的生母就是在她身边伺候的婢女,二人时常在后宫依偎取暖,感情还算深厚。

身为婢女能被天子宠幸,也算一桩好事,至少不用再做粗活能得饱饭吃,有自个儿的私人住处,曌天子的生母和她感情还一如往昔,直到曌天子母妃生产,没能活下来。

而他从小不大聪明,不被先帝看重,还有许多比他年长的皇子都已娶妻生子,曌天子真是毫无一点竞争力,能长这么大也全靠姝嘉公主的生母拉拢照顾。

能被扶持上位,真是用尽他这一辈子的运气,前头哥哥们死完了才轮到他,姝嘉公主则跟着鸡犬升天,成为大曌现在仅存的未婚公主。

想象中的公主日子也并不好过,尤其是在奸佞没有铲除之前,姝嘉公主也是受了数不清的委屈,整日提心吊胆。

终于,徐丞相和萧鹤棠打破局面,让局势出现转机,而为了安危考虑,他们才选择迁都到庸都郡。

东月鸯对姝嘉公主的身世并不了解,听完长篇大论她问:“公主说这么多,与来找我有什么干系?”她不是没有同情心,也不是不感同身受,而是说这些太浅显了。

尤其姝嘉公主和她身份对立,加之萧鹤棠夹在中间,彼此有矛盾,东月鸯很难去领会姝嘉公主的不容易,当公主的都不容易,那她们这些没有身份,做寻常妇人的就更不容易,更别提其他和她一样的年轻女子了。

东月鸯只怀疑,她说这些是不是想引起她的怜悯,好助力达到她的目的罢了。

“东夫人。”姝嘉公主眼神凄楚地盯着她,“这就是我接下来想说的……”

从都城迁过来,曌天子说等到了庸都郡,要在姝嘉公主开府后为她选定一门好亲事,一直在相看,她的亲事牵扯到利益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筹码,曌天子想把她嫁出去,拉拢庸都郡有用的世家,但是局势并非他们想的那样美好。

总有人想算计大曌的江山,并不想看到天子和其他世家联姻。

这期间姝嘉公主遭到过几次暗算,想谋害她,让天子失去筹码,都被她运气好躲了过去,而现在江山不稳,姝嘉公主的价值也不如以前那样值钱了,许多世家有为的子弟不一定会考虑娶她为妻。

曌天子同样没多值钱,他最大的优势不过是曌氏唯一的男性,流着大曌的血,是正统,这是无可指摘的事实。

但是千防万防,姝嘉公主还是遭到了毒手。

“我,我那天夜里,不该挥退侍女的,我也不知,只是沐了个浴,怎么就晕了过去,醒来就衣衫不整……”她说起她失身那天发生的事,这怕是少有几个人知情,东月鸯随着她的话语神色凝重起来。

“那贼人……”

“他跑了,不见了,搜遍整个宫廷都没有发现可疑之人。”她这是间接承认,她肚里的孩子不太可能与萧鹤棠有关系了。

姝嘉公主揪住自己的衣襟,痛苦地告诉东月鸯,“一个多月后,我开始感觉身子不舒服,找了有经验的侍女来看,说,说我应是有身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