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霁看了一眼手机里的列表清单,感觉有一些作物也可以扔到山里去看看能不能长了。

不过现在他最重要的事情是写策论,不得不说有关互市这方面的资料都很散乱,哪怕韩星霁有着庞大的资料库都找的很艰难,而且互市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危机与机遇并存,非常考验朝廷智囊头脑是不是清醒,能不能看到暗藏的危机。

若是看不见,只一味沉迷在跟犬戎有了良好的关系上就很可能出现壮大犬戎,然后被犬戎反咬一口的情况出现——吐蕃就是很好的例子。

韩星霁想了想决定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第一写互市开展对大雍的好处,第二写互市可能出现的隐患,第三则是写互市开展的形式和建议交易的物资。

他列完大纲之后忍不住沉默了一瞬,感觉这三个方面每一个都能单独形成一篇策论,都写下来也不知道要写多少。

算了,先写着看吧。

结果没想到第一条就让他写了好久。

互市的好处可能明面上看起来就是能够稳定边疆,让大雍在跟西迟国对峙的时候不至于因为犬戎而腹背受敌。

其中隐形的好处也有很多,比如说文化交流。

犬戎是没有文字的,既然交易就要双方留下凭证,他不知道犬戎内部的交易是怎么进行,不过到时候很大概率需要用大雍的文字来留凭证,在无形之中就将文字传播了过去。

文字本身都有其含义,对方要学就得明白其中意思才行,无形之中就能将文化推广到犬戎,时间一长犬戎人自然会形成文化认同。

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因为两方货币体系不同一开始肯定是以物易物,但这样终归不方便,完全可以在这之中缓缓推行大雍的货币,若是能让犬戎开始使用大雍货币,那就意味着从经济上就可以控制犬戎,到时候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消弭战事。

这两条都需要时间,为了看上去不显得那么天方夜谭,韩星霁费劲巴拉的开始追寻之前的历史寻找论据,幸好他已经把《秋史》读完了,秋朝到最后名存实亡诸侯鼎立的时期跟现在也勉强有些像,虽然不是外族,但那个时候没有大一统的概念也没有太多民族概念,所以还能借来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