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题材和他们出版社不符,他必然会同意收稿的。

被拒稿,凌秋桑也笑着,“没关系啦,我们再去下个出版社看看。”

主编考虑了一下,“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去打个电话。”

凌秋桑和施懿对视一眼,有戏。

过了有一会儿,主编有些为难地走出来,“我们这实在是不收,我给你写了个介绍信,你去他们家问问,不过那边具体收不收,还是要看主编的意思。”

他给的介绍信是那边出版社一个责编的,责编跟他有点儿交情,但责编只负责初审,最终要定稿出版,还是要主编点头。

凌秋桑明白,“谢谢您。”

有了介绍信,最起码不会被门槛儿拦住。

两人继续出发,第三家出版社,刚走到门口,就见到有卖报纸的。

凌秋桑随便瞟了一眼,是本省的报纸,“等等,哥,这是不是你的稿子?笔名是壹次心。”

合起来不就是一个懿字了。

施懿也拿起报纸,眼睛里露出笑意,“是我的稿子。”

前段时间投了两篇给报社,估计是他们出了远门,现在联系不方便,这边已经登报了,大概等他们回村,就能收到那边的回信和稿费了。

这次只登了一篇,不知道另外一篇是不是被退稿了,或者等着下一次刊登。

凌秋桑卖了一份报纸,“有了这个,我们投稿是不是多一份筹码了。”

是这个理,但也不能算是特别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