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晏时玥捏住掌心,故意道:“你是汴州人?”

“不,草民是幽州人。”

真的是幽州人!晏时玥点了点头,又道:“那你为何在汴州?”

赵匡胤虽然不知道贵人们为何对这个感兴趣,仍是恭敬的答道:“草民因父亲故去,故此与母亲去汴州投亲……”

她在他的讲述里,渐渐的平静下来。

乱世出英雄,每一个英雄或者枭雄出人头地,都需天时、地利、人和。

此时的赵匡胤,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武将,已经死了,他与母亲一起投奔在汴州的舅舅杜平,杜平在汴州下属的一个偏远县城任都押衙,日子过的并不好。

赵匡胤索性投了军,但穷山恶水出刁民,军队也是半官半匪,本就不怎么正经。

水灾时,他们几人正准备出城打猎,乍遇大水,他拼死回家,好不容易找到了母亲,而舅舅舅母,却已经抛下母亲逃生去了。

他就一路护着母亲来了都城。

晏时玥问:“令堂在外头?”

赵匡胤点了点头:“是。”

她又问:“今日之事,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赵匡胤毫不迟疑,道:“那几人分明是贼喊捉贼!钱大柱、李成……”他一连说了几个人:“这几个人分明是一伙的,他们几个人,一直在到处窜来窜去,与人聊天交朋友,不明着说,却话里话外的,引着大家骂殿下!”

他学了几句,一边又道:“那个钱大柱,就是最先骂人那个,是头头!”

晏时玥细问了几句,然后才道:“我瞧你十分机灵,又与我们有缘,你可愿留在都城?”

赵匡胤惊喜交集:“愿意!草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