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但今上,却出了这么一道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朋党。

明延帝想问的是,朋党之患,应该如何解决。

许问渠闭目沉吟。

他自小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写文章亦是才思敏捷,一挥而就。不一时就张眼,提起笔来。

殿试要考一天,明延帝当然不会一直守着,用过午膳,他又过来看了看,然后直接站到许问渠旁边,就不动了,一直把文章看完,微微点头。

旁边诸人,包括考场上的贡士,都只有一个想法“状元有了!”

殿试本来就是对心理素质和学识的双重考验,最终的名次,取决于皇上的喜恶,许问渠是会元,再点为状元,很正常。

果然,黄榜一出,皇上钦点了许问渠为状元,唐珩唐完璧为榜眼,唐时嵘为探花。

自此,许问渠成为大晏朝以来,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学子,足可名垂青史。

许问渠和唐时嵘都没去看榜,据说唐完璧也没去,自然也就避免了传说中的热闹事儿“榜下捉婿”。

有人觉得晏时玥闹腾了这么一场,却把自己人闹腾的全上了三甲,自然忍不住嘀嘀咕咕。

可是等到殿试的文章一公布,这些人的议论,很快就消停了。

别的不说,许问渠的文章,真的是字字珠矶,叫人反复诵读,都觉齿颊生香,这样的佳作,足可传承千古,得一个状元,实至名归。

殿试甲榜出后,要在殿前举行一次唱名典礼,依次宣布被录取考生的名字,这就是“金殿传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