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祈旌笔直站着,面沉如水。

村里的小娘子看着都要心疼死了,有个叫唐秀的小娘子忍不住上前劝他:“祈小郎,她家里人都不管不顾了,你一个外人,又何苦管这闲事!”

祈旌不答,唐秀又道:“你这岂不是费力不讨好?到时若县太爷怪罪下来,却该如何?”

祈旌冷冷的道:“要叫你说,她摊上了这一干不慈不仁的家人,便该死么?你怎不想想,若是这般情形落在你身上,你又该如何?”

唐秀被他一句话说的,面红耳赤,见他转身要走,没忍住冲口嚷了一句:“她有什么好!我有什么不及她的!你要……”

祈旌扫了她一眼,她下一句话便吓的咽住了。

祈旌冷冷的道:“阿玥今年还不到十三岁,上要奉养母亲,下要照顾妹妹,还要赚钱为兄长交束脩,小小年纪,诸多不易,我心中深敬之。而你……一把年纪了,却在旁人生死关头,隔岸观火,挑拨离间,人品卑劣,面目丑陋,连给她提鞋都不配!”

他拂袖便走。

他这番话,等于把所有人都骂进去了,唐秀窘迫之极,旁人也笑话不起来了。

可是窘然中,却又满是羡慕。

这年头女子活的本就不易,她们的家人,又能有多么仁慈?若真是叫他们摊上了这样的家人,她们真能叫家人填饱肚子?能给兄长交上束脩?

这么一想,忽然觉得唐时玥这小娘子着实可敬可叹。

大家商量下来,祈旌,唐四叔、和族长的大儿子、里正的大儿子一起去了县衙。

几个人并未见到县太爷,也未见到县丞,只是见了一个中年人,据说是本县的县尉。

周捕头上前汇报了,祈旌也跟了过去,唐四叔三个人,只能在外头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