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我认为不是,”晏时玥道:“例如你与四兄所说的青苗法,我知道它在鄞县施行时成功了。但这并不代表它在其它地方也能成功,你有没有想过,百姓是不愿意赊欠的,对他们来说,苦挨着也比欠人钱要好,而且两成的利,这跟驴打滚儿的利钱有什么区别?人家为什么要借?”

王安石道:“荒年应急,借贷乃是必须,而丰年还粮,也能令官府粮仓丰足……”他滔滔不绝。

晏时玥是真的心累。

要知道,不管这儿是平行时空,还是巧合,她对于听说过的历史人物,内心是有很大的光环效应的,她是真的不想与他有什么冲突。

可王安石是个辩才,她说不过他。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评价过这位,性子特别轴,认准了的一条道走到黑,撞了南墙都不回头。当初八年变法,从头吵到尾,可即便把真相糊他脸上,这位就是梗着脖子不认输。

他如果是个坏人,她就不为难了,但他是个好人……她就非常为难了。

晏时玥岔开话题:“你只一县之长,先不说这些远的,你倒与我说说,你在岸县做了什么?”

王安石道:“下官找到了适宜沙地和岸县气候的粮种,并督促百姓们种植……”

行吧,这是基本操作,也算是很尽职的一个父母官了。

晏时玥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们岸县在海边,为什么不想法子利用海赚钱?”

王安石也有些无语。

你以为人人都是你,可以一挥手就修条路,又能弄什么稀奇古怪的“罐头”。

王安石道:“商贾终归不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