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字迹有好有坏,有的她直接就认不清楚,需要别人给她念一下。

太子当时在看到卷子时,就很好奇这卷子应该会有什么样的答案。

例如她提了管仲的服帛降鲁梁、衡山之谋、买鹿制楚,问如何理解。又提出了上次赈灾的以工代赈等等,又例如她写了一首“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诗……

看她眉头就没舒开过,一张张卷子,都被她毫不犹豫的丢开了。

太子道:“到底要怎么答,才是对的?”

晏时玥道:“我每一道题都强调了用商人的想法去想,结果看了这么多,一个个全给我扯什么忧国忧民,搁这儿秀什么忠直呢?”

太子道:“那用商人的想法,应该怎么想?”

他随手指了一处:“玉佩摔成两半,如何价值不失,这叫什么题目?”

“很简单啊!”晏时玥道:“玉佩摔坏了,你随便找一家玉器行来问问,他们肯定会回答你,雕成别的啊!难道就这么浪费了么?我原本想着,这是一个入门考试,如果人多的话,还可以来个复试,现在看……估计余不下几个人。”

第630章 哄哄家里的捣蛋包

晏时玥现在状态不佳,足足花了三天,才把卷子都看完了,最后只余下了五十八个人。

即便古人没有“经济”这个概念,但如此多的商人,也不应该都没有“经济”这个意识的。

所以她在反思,是不是她这个瞎晃悠的半瓶子醋,出的题目不咋滴?考不出大家的真实水准?还是说,这些人心有忌惮,她所理解的“经济”,在他们理解就是“奸商”,所以不敢写?

但朝廷出手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如今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她就把名单发下去,通知这五十八个人,八月底之前赶赴都城“面试”,同时还自掏腰包,一人给了五十两银子,表示这是你来回的路费。

这主要是为了打消这些人的疑窦。

接连忙了几天,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分了心,孕吐和嗜睡的症状,总算是渐渐的减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