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真正承办了交流会的糕点车间反而议论得最少。

主要是他们太忙了,其他市的订单一接,车间立即忙碌起来,五月中旬,他们集体加了一次班。到了月底,报纸的余波早就过了,订单却不减反增,他们又加了一次。

之前还只是因为报纸想试水,这回就纯粹是因为东西好卖了。

虽然加班有加班费,但一直这么加下去,众人还是有些吃不消。

为此厂里开了个会,决定先招三十人给糕点车间,如果还是不够用,后续再招。

而且这三十人挤一挤,把临时车间也利用上,烤炉还够用,要是再招,单位就得上新烤炉了。而上新烤炉,就要建新车间,都不知道糕点车间现在这块地够不够用。

食品厂这边忙着招工,那边,陈寄北的第一批山菜也发往了大连。

一共几十大桶好几千斤,别人不放心,何一立专门请了几天假,跟陈寄北一起上的火车。

这条线陈寄北是跑惯了的,东西很快出手,带了近五千块回来。

给了何一立一百块作为提成,又给临时工发了工资,剩下的一分没动,全赶在尾巴上收成了山菜。

这次到了七月里,剩下的山菜才一次性发走。何一立又跟着去了趟,因为东西多,陈寄北还雇了几个人帮着装卸货,出完回来一算账,何一立又拿到三百。

两趟就是五百,快赶上他以前开一年了。

何一立高兴得不得了,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六百斤议价粮。家里两百斤,父母那两百斤,还给何云英送了两百斤,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白面,都够吃好几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