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奖逼格高过学院奖,可它的经济效应没有大。

远的不说,以去年提名学院奖最佳影片的9部影片而言,没有一部亏钱作品,真正的提名就能名利双收。

《地心引力》投资1亿美元,全球轰出7.23亿美元票房;《国家骗局》制作成本4000万美金,全球票房2.578亿。

其他几部提名作品大差不差,投资回报比同样优越。

去年拿下最佳影片的《黑奴十二载》制作成本仅2000万美金左右,最终票房成绩1.58亿美元,投资回报比6.25倍。

这些都没有计算拿奖后的长期收益,演员、导演、编剧、发行公司等等,学院奖对所有参与人员后期资源影响,不可估量。

正因如此,奖项产生的公关费,很多时候远超小成本制作费。以千万打底,上不封顶。

俞骁沉默,他从来美上学,似乎一直憋着一股气,企图华夏艺人、华夏影视,走出自己跟自己玩的局限。

“骁哥,您在阿美莉卡待的时间太长,从读书到工作,人生最黄金的岁月,你都耗费在这个市场,也太看重北美市场。这个天地很广阔,北美目前的确是全球最大票仓,可谁知道以后呢。”

单论全球影响力,学院奖的确无奖项可以与之匹敌。

可元初一是华夏人,在这片土地,她优势全无。

这不是说你演技好,作品佳,就能轻易突破桎梏的事情。

“骁哥,只要我的作品表现一如既往,我的票房号召力就一直在,我的名气也会一直在。您努力帮我运作学院奖提名呗,这样我也是华夏第一人,前无古人了对不对?”

“我竟没有你理智。”俞骁拿着手机苦笑。

“我也没有您那样的经历呀,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痛。”

俞骁在美那么多年,一直混迹名利场,哪怕外人看他很成功,十分成功。可独自奋斗的那些年,他实际受到的排挤和打压,不足为外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