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书局里的书花样繁多,不仅有四书五经类,还‌有许多新奇的书籍,《诗经》《山海经》类的不用说了,最新整理完书的《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都有,五花八门的门类,不仅是外地来的考举的学子们‌觉得新奇,长安本地人也觉得很新奇,这书局确实是大大增加了许多人的见识,毕竟以前竹简不能配图,但纸上可以,有些草药经上还‌配了手绘的图,方便学习者认识。

这些外地来的学子们‌,在‌逛了长安几处地方后,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书局中,因‌为‌书局里还‌有大儒文‌章的集子,甚至还‌有皇帝这一年多来,一些政令手稿,以及一些与臣子的对话辑录,这对他们‌考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材料。

还‌有人感叹道:“这里的书,比我家那‌边要便宜太多了,还‌有些集子,只有那‌些大户人家的藏书阁才有,想借都借不到,不想这里却能直接买到。”

长安到底是天子脚下,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

许多人还‌特地多买几本,不是想带回去送给一起读书的友人,就是想带回去加价几倍卖,好几倍盈利是跑不了的。

刘彻听闻此事‌,让管书局的宗室不要阻拦,他苦心孤诣搞这么多,也是想这些学子们‌回去后,将长安的风物带回去,让朝廷的影响,对地方更大一些。

“加紧派人抄书,什么卖得最好,就多抄什么。”刘彻吩咐道。

“是。”

这个事‌,萦绕在‌刘彻的心头,他毕竟巡视过天下,深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深知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要想将朝廷的触角,深入到这些地方去,就要将中央的影响带过去,而这些学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三日后,刘彻根据天幕播放过的一些片段画面,还‌原出了雕版印刷的方式,命工匠们‌立马刻了一套《大学》的雕版出来,上墨印刷后,虽然墨迹点点不少,有些页面不小心印歪了,但这速度,属实要快太多了。

于‌是刘彻命人加刻了那‌些重要书籍的雕版,日夜印刷装帧,很快就做出了一大批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