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知道这是没影儿的事,但他感激冯姐的关心,没有说扫兴的话,只苦笑了一下:“但愿吧。”

和冯姐说的“结婚伴侣有车有房”这种理想化情况相比,大家更倾向于匹配制结婚就像拆盲盒,能遇到什么样的人,全凭运气。

而在这种“百分之八十的资源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的社会,普通人能遇到一个在市中心有车有房的人的概率只会更低。

再希望能遇到一个三观人品都尚可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在没有涉及生命危险都不能离婚的法律强制下,脑力开发程度高的人群在婚姻里会更加肆无忌惮地蔑视精神疏导人群。

大脑开发的智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占领社会重要岗位,收入普遍要比疏导人群高出两倍。

第十五章

这让一些人优越地认为自己才是社会结构的领导者,相较于“伴侣”这种浪费感情的叫法,他们更倾向于把要结婚的疏导人群看作是向他们提供舒缓服务的“服务员”,地位比他们天然要低一等。

在这种扭曲的社会言论下,许多疏导人群的期望值一再降低。他们自嘲,不求能大富大贵,但求能把自己平等对待。

一想到这些对疏导人群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小张趴在桌上丧气地哀叹连连。正沉闷地思考人生,一只温暖的手在他脑袋上揉了揉,还带着一股清淡的清香。

白安温柔带笑的声音在他头顶响起:“别想这些未来的烦心事了,先想想待会吃什么吧。单位前面那家新开的豉油鸡还挺不错,今天不吃食堂了,我请客,去不去?”

“去去去!到点就立刻去!”小张的烦恼薄云顿时被豉油鸡刮起的风吹得一干二净,整个世界都弥漫着豉油鸡诱人的香味。

今天的活力都是豉油鸡给的!

本来还想开导小张的王哥感叹于年轻人良好的转换心态,好笑地摇了摇头。

吃一堑长一智,白安今天刚和小张约好就给沈辛然发了消息中午不回去吃饭。鉴于以前发的消息都石沉大海,他对沈辛然的回复没抱什么期待。

没想到下班的时候,他刚好收到了沈辛然的消息,虽然只有一条简短的“知道了”。

真难得,这还是结婚以来沈辛然给他发的第一条回复。平时有事不是让他找助理小李,就是找助理小李。消息更别说,从来都是已阅不回。

这说明甲方今天心情前所未有的好,起码是这两年来的最好。总不能突然看他顺眼了吧?

放下手机的白安和小张手挽手开开心心地去吃豉油鸡。

和白安中午对美食的期待不同,沈辛然中午吃饭第一次有了些许失落的感觉。想到中午不能再见到白安,突然觉得下午的时间被拉长了好几倍。

直到晚上见到白安,这种像被人拉长了好几倍的等待才终于停止。

今天的晚饭白安吃得如有针扎,从他进门开始,沈辛然就时不时地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