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又是一个四年,顾涵星又陪了宋颜宁四年。这四年里,两人的关系终于有了柔软的变化。或许是因为同龄选手几乎已经退役,也或许是因为奥运冠军已经拿到所以卸下了一半的压力。总之,在柏林冬奥会期间的宋颜宁不再那么紧绷拼命,她开始更从容的去享受比赛和表演,也对顾涵星的态度有了缓和。

那个圣诞夜星空下的话他们再也没有提过,他们终于进入到一种很融洽彼此都舒适的分寸中,维持相对亲近的情谊。他们可以再度牵手去合作一套双人滑节目,依然唯美如画。宋颜宁也不再刻意躲避,可以和他聊天谈笑。他们之前在过去几年中无形建立起来的隔阂,在这四年里逐渐消融。

当然,也归功于顾涵星。四年时间里顾涵星成长了不少,顾涵星会淡淡的开玩笑似的叫她一声小师姐,但再也不会表露对她的亲昵,没有了曾经的冲动和莽撞,但他的眼神始终温柔澄澈,举止越发分寸有度,成为真正的绅士,也越发有魅力。他在此后的岁月里,将自己放置在对宋颜宁有过心意的后辈的位置上,是对她好感的乖乖的弟弟,这是宋颜宁后来在他面前放松的原因。很显然,他对自己和宋颜宁之间的距离把握得更加聪慧。那份萌动的心意被顾涵星渐渐变成了亲近的情感,爱情的意味或许模糊了许多,但依然纯净清透。

那个小时候可爱乖萌的小男孩终于变成温柔强大的大人,这种成长没有一点遗憾,这种蜕变充满感动和欣慰。

宋颜宁在柏林冬奥会的四年里依然坚持她的多样风格的驾驭,也不断产出精品节目和代表作品,四年里,顾涵星陪伴宋颜宁一次又一次参加了重大赛事,再度陪她来到冬奥会的赛场,陪她一起拿到银牌。顾涵星在此后的四年里同样不断的挑战新的节目新的风格,并且节目的驾驭更加从容有度。柏林冬奥会,顾涵星的两套节目感动了许多人。他的短节目来自李斯特的十二钢琴练习曲之《沉醉》,25岁的顾涵星依然让人觉得此间最美是少年。自由滑来自描述星河宇宙的新古典合集,从唯美月光到浩瀚星河,顾涵星的成长让很多他的冰迷流下眼泪。

宋颜宁从来都不去想,为什么顾涵星会在布鲁塞尔冬奥会之后风格上有那么大的转变。而直到顾涵星退役,直到很多年过去,顾涵星也从来不提,他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彼此已经成了自己能够成为的最好的人。

顾涵星的英文名字叫Polaris,北极星的意思,以近乎永恒不变的光芒成为航海的星标,顾涵星无论是花滑生涯还是此后的人生都足够成功,但最初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想过成为一名花滑选手。

顾涵星家境优渥,是欧美里少有的自训练开始就没有为训练费用发愁的人,这一点就足够看出他家庭的优越——太多欧美选手包括日本选手,因为没有体制的支持,为了坚持比赛需要家里一直提供训练费用。曾经有位加拿大优秀的花滑选手,拿了三届世锦赛冠军,但为了参赛,家里的房子卖了大的换小的,然后换取训练费用。日本很多选手的母亲都是自己孩子的服装设计师,很多日本选手幼年的服装都是妈妈给做的,这样就可以省去买服装的钱。

但顾涵星从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对小时候的顾涵星来说,他是一个选择很多的幸运的人。花滑对他而言并不是生活的唯一,他在小时候培养过很多爱好,钢琴、吉他、网球、空手道甚至书法,这些他都练过,花滑只是其中之一。花滑对小时候的顾涵星来说并没有更多特别,最初的他也并没有想在哪个体育项目或哪个爱好里把自己训练成顶尖的人。他的确有花滑这方面的天赋,但有天赋并不代表他一定要坚持下去——这都要看他自己的选择。

不过或许就是因为他注定要走花滑这条路。因为天分,让他拿到了参加国际花滑比赛的机会,让他第一场比赛就遇到了宋颜宁。

一个因为短节目失误在大厅里沮丧又疲惫的宋颜宁,靠在墙边,眼泪一直在打转。在那时候,顾涵星并不看好宋颜宁能在接下来的自由滑有一个好的结果。

结果宋颜宁就在自由滑里完美发挥,惊艳全场。

没人想到观众席里的顾涵星有多惊讶,原来一个选手可以在场上有这么大的转变,场下温吞的一个人,在场上有凌厉的跳跃和果敢的发挥,原来那场颓丧一点都没有影响她。

他欣赏她这样努力去把握主动权的态度,所以他选了花滑,因为宋颜宁在这里。

顾涵星从来没有告诉宋颜宁,当年宋颜宁带给他的,不只是想要从事花滑这项运动的决意。这个女孩始终走在他前面,走得坚定而自信,他始终在跟随她,跟随她的道路,跟随她的目标,跟着她的脚步,终于也喜欢上花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