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的央视解说员是一位男主持人,解说嘉宾是女子短道速滑传奇名将安欣,两人搭档解说了好几年了,解说经验丰富也没什么拘谨。甄真发现短道速滑不管是解说员还是解说嘉宾都特别有激情,比当年的花滑舒珑要亢奋多了,而且特别敢说。

比如这次何川夺冠,男主持人就夸何川一场比赛下来成长很多,然后解说嘉宾就说:“的确,这次发挥特别好,让韩国选手都没机会玩儿赖了。”

两位解说并不避讳韩国选手在赛场上的各种骚操作,也不给他们留面子。

这话说得真是太敞亮了……

其实裁判判定的不公平除了让选手可能丧失机会外,另一个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给选手的心理压力是不一样的,中国选手稍有动作可能就会被判犯规,而韩国选手哪怕扒拉人家都没人管,这样导致的结果就会让中国选手比赛的时候束手束脚,而韩国选手肆无忌惮,心理状态立马就不一样了。

何川夺冠看得甄真非常感动,实在是不容易。然而感动的眼泪流完之后甄真去看叶赛:“你说,花滑跟短道速滑在裁判问题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叶赛一愣,无语的看向她:“你这是让我给你讲小论文吗?分析短道速滑和花滑裁判的异同点?”

甄真看了看时间:“半小时以后就是花滑团体赛,你就趁着这个时候给我讲讲呗!”

※※※※※※※※※※※※※※※※※※※※

从写《求索》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越往后写越放飞自我……

我当年真的想过写短道速滑的文咧你们信不信?但是我对那些判罚规则看不懂(写花滑都经常出现规则bug,更别提看得更少的短道了……),后来看平昌冬奥会,创作的激情就被浇没了……

第104章 漫谈Ⅰ

短道速滑的500米男单决赛的时候,因为短道后面就是花滑的比赛,所以花滑队队员是提前来现场看了短道比赛的,而且全程激情加油。

赛后在后台碰面,花滑队员们连连称队友辛苦了,何川很不好意思,但也热情的给花滑队员加油,表示一会也会去看比赛。

花滑队员们在后面稍等了一会就到了花滑的团体赛,今天要比的是团体赛男单和双人滑的短节目。

之所以短道跟花滑排的这么紧就是因为两个项目目前在国内热度最高,所以时间被尽量排到了黄金档里,好照顾国内观众的时间。

中国队花滑男单是阳南华,双人滑短节目是洪莹莹和谭朗峥。最先开始的是双人滑的短节目角逐。

中国队队员们来得很全,宋颜宁和厉欣、方远这三位已经在前天比完短节目的选手都在后面给队友助阵。即将上场的洪莹莹心态也很好,赛前还摸着脖子跟谭朗峥说刚才给短道队员加油嚎的太大声了,现在脑子都在缺氧……

而彼时,电视前的甄真正在听叶赛讲课。

“短道速滑跟花滑是不一样的,我跟你说过的,花滑选手的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裁判,但短道速滑但就成绩而言对裁判的依赖是比较低的。但问题是,短道裁判有判定犯规的权利,这个权利就很大了,它不是决定你的成绩高低,而是决定你有没有成绩。”

“如果要说哪个更可恶的话,我觉得两个项目的裁判半斤对八两,都挺恶心人的。”

甄真:“……”

“但也各自有各自的好处,短道速滑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评判标准很单一,获胜者跟世界纪录只看时间,只要你滑的快你就有可能拿冠军。所以虽然困难重重,但有可能做到。比如你看今年的师钰和何川,两人都是领跑后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后面的选手跟不上就没法作弊,这样一来结果就没有疑问。这一点是花滑比不上的。”

“不过这种一路领先的情况还是太难得了,需要选手有好的状态和好的天赋才有可能做到,但大多数时候大家还是你追我赶的状态,想要保持那种绝对优势也很难。而一旦你无法保持领先,除非你是韩国选手,要不然你就有可能判犯规,尤其对中国选手来说。唉,这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所以别动不动就说韩国在冰雪方面没有势力,人家势力很大的。韩国的冰上项目像短道速滑很强,然后就有很多选手进入到国际滑联里,你知道云静恩在役的时候当时国际滑联的会长就是个韩国人不?”

“这是短道速滑的优势,因为这个项目评分结果非常单一,所以结果还是比较黑白分明的。而这一方面正好就是花滑欠缺的。”

“花滑的最终结果是看裁判打分,然而花滑在打分方面的浮动可以很大,这个已经说过了,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评判规则太多了,比如光跳跃就有十多个可以加分的标准,你高远度好能加两分,我高远度不好但我有衔接我也能加两分,甚至,裁判觉得你的高远度不值得两分只值一分,但觉得另一个的衔接很难值三分,这些在同一场比赛都有可能存在,所以加来加去,这个分数究竟怎么得的就说不清楚了。也是因为这种模糊和说不清,所以导致花滑的最终得分可操作性空间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