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彪悍红楼 未名月下 847 字 2个月前

黛玉只当是茂茂自己出去玩儿时结下的善缘,就让嬷嬷去通知他,让他自己处理,娘亲也在前头理事呢,有什么事再来叫她不迟。

嬷嬷去不多时,就见几个男孩牵着个愣头愣脑的三四岁小娃娃走了进来。

几个小子向三姨和凤姐儿问了好,茂茂才笑道,“姐姐可记得二月到宫里探病,回程时在东市口遇到的老婆婆一家么?

老婆婆送来了一车新鲜瓜菜感谢我们,这是她的外孙子,叫板儿。娘亲担心顶着大太阳回程会晒坏祖孙俩,就留他们休息一阵子,等热气散了再出城,让我们带板儿来园子里玩。

黛玉听到板儿这个名字就知道那位老婆婆是谁了,原著开头的时间线混乱,看不出刘姥姥到底是哪年冬末一进荣国府的,看板儿的年纪,大概就在今年冬天了吧,再小些的孩子也不敢大冬天里带出门。

黛玉让丫头拿果子给板儿吃,茂茂把整盘都端走了,拉着板儿去竹林喂金丝猴康康一家,今年康康媳妇生了只小猴,茂茂逢人就要炫耀一番。

等孩子们走远了,三姨和凤姐儿才好奇是怎么认识这样一家人的,看板儿的样子就知道出身寒微,跟林家八百杆子也打不着。

黛玉便将那天在东市遇到的事说了一遍,他们只是去看铺面的修建情况,谁能想到会刷到剧情人物呢。

凤姐儿听完后把眉梢高高扬起,怒道,“讨厌得紧,那起小人对上谄媚对下霸凌,就是一群该杀头的东西。

薛家也是一样货色,但凡对上位者殷勤奉承的,调过头对下头的人就要换副嘴脸,阎王好过小鬼难缠,那小鬼说的就是他们。

三姨叹道,“可你不得不承认,这种人通常混得都不错,越是正直的人活得越艰难,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其实都是一样的。

三人闲聊一会儿,凤姐儿就去忙了,胭脂铺开业在即,正处在包装赠品,以及制作中秋节走礼的高端礼盒阶段。

黛玉只负责铺子账面上的工作,对具体事务关注不多,跟三姨理完了账就回到西跨院,拿起未完成的图纸继续琢磨。

司徒澈打小体弱,怕冷又怕热,每到暑热时候就难过到不行,又不敢给他用太多冰,打扇子更不顶事,宫里又没水阁之类的清凉地方,看着他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膘都快掉没了,黛玉心疼到不行。

她想弄个脚踏的风扇,既能帮司徒澈解暑,也能让权力最顶层的人看到所谓奇技淫巧带来的好处。

以上辈子的历史进程来推断,距离西方工业革命已经不远了,她虽弄不出蒸气机来,至少能带着司徒澈往那个方向使把力,反正他未来也是闲王一枚,只要不牵扯到政事,想怎么玩儿都行。

傍晚刘姥姥带板儿回家时,黛玉也去送了,刘姥姥看到她就叫神仙娘娘,笑得满脸核桃褶,再也不见春天那会儿的凄苦,连眼神都发着光。

黛玉还当娘亲帮银子了,晚上用膳时才得知,原来是三姨拜托刘姥姥在乡下荒地种香草,他们种多少自家收多少,还付了一部分订金,明儿就派人去乡里送种子租地,指导种植。

黛玉心说难怪刘姥姥那么高兴,把这件事交给他们家还真行,人总说刘姥姥知恩图报,有副侠义心肠,可要是不经王狗儿夫妻同意,她也没法散尽家财救巧姐儿,这家人不说能力如何,至少品性没得挑,是可以长期合作的对象。

赶在八月份之前,黛玉终于做出了脚踏风扇的第一版样品,原理借鉴了上辈子家里用的脚踏吹稻谷风车。

她家那个是爷爷传下来的,年头久了经常出毛病,修的次数多了,她把内部原理摸得七七八八,有些小毛病就自己动手修一修。

组装的零件都是木质的,黛玉画出图纸,匠役用四天工夫就做好了两架半人高的,一架让茂茂送去给太上皇,一架由她亲自送到司徒澈的寝殿。

皇上正在御书房跟大臣们议事,听内侍报说林家姑娘和少爷搬了两架大风车进宫,众人看向林海,不知林家在做什么。

林海也一脸莫名其妙,他最近忙得要死,根本没注意到孩子们在家里做了什么。

皇上见他这样便笑了,带几位近臣前往大明宫一探究竟,他们刚进内殿就感觉微风拂面,甚是清凉。

众人先向太上皇和太后请了安,才看向一旁的大风车,风车外面用细竹网保护着里面的风叶,下头坐着个小太监,踩动踏板就能带动风车旋转。

风叶吹出的风相当大,站在前面吹一会儿就能凉到透骨,对着墙让风吹到整个室内,立即就变成了解暑神器,舒服到他们都不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