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假如宗半雪能走出来,她大概会是那种典型学术型演奏家。

林茗的个子很小,十六岁了还不到一米五,穿着高中校服看起来也像个小学生,穿小学校服估计能完美混进母校。人长得很可爱,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像个人偶”一样,皮肤白,眼睛大,齐刘海,长头发,看起来很乖,实际上却是个日常会穿着洛丽塔装在学校晃来晃去,毫不在意别人目光的女孩子。

她很清楚自己的优劣,并乐意表现自己。

卫丛不止一次听过老师叹息,但凡林茗的个子高一点,手掌大一点,肯定能争取年级前三的位置。但他从不可惜,脑子和体格能两者其一能发挥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两者兼有是可遇不可求,像他那个傻瓜徒弟,就属于脑子不怎么好用的类型,而林茗则是“弹琴弹得很聪明”的那一类。

她可比钻牛角尖的宗半雪聪明多了。因为手掌小,所以她从来不选高难度曲子,俄系曲子基本上拜拜,选曲大部分是德奥那种小巧玲珑的类型,包括这一次上台演奏的曲子,到现在为止,都是难度不大,却有一份属于她自己神秘和特色的曲子,弹出了一点属于“林茗”的意思,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她必定能吸引到一批独属于她的忠实听众。

倒是很适合小型演奏厅、和听众亲密接触的类型。

不过按现代听众的喜好,这类的演奏家很难走上大舞台。

卫丛听着她前面的曲子点点头,到最后一首——拉威尔的《水中嬉戏》。

拉威尔最出名的一首曲子,活泼跃动,色彩丰富,意向简单,非常容易被普通听众理解,所以流传度也很高,但这种曲子最大的问题就是难度大。

要把听觉的声音弹出视觉的水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技术分满分十分,这首曲子可以去到八点五分的难度,不比弹一首协奏曲来得简单。

看来还是不服输嘛。卫丛的心情也雀跃起来。他喜欢这种挑战难度,勇于释放自我的学生。

和《水中嬉戏》类似的还有一首以“水”为主题作曲,而且还同样是印象派作曲大师的作品,德彪西的《水中倒影》。对比前者,后者的难度要更低,那种大范围的跑动和跨度没那么大,曲子内容也更符合林茗的选曲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