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乐器行的店长是负责这家连锁乐器店的,这次的户外演奏活动是他头上的老板娘直接吩咐,店长本来还想多加宣传,又被嘱咐不要大肆铺张,让他一头雾水。

奥赛在即,大型乐器行有准备的早就邀请有名气的选手,亚当·比才、里斯·诺曼、霍伊尔·格罗佛这几个热门选手早就有合同代言,路加·刘也跟相熟的品牌合作,提早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就他们,居然请来了个nobody。

他看了来的两个人,视线先在姚浩身上转一圈,然后上上下下打量了简一鸣好几眼。

除了长得好之外,看不出个什么。

东方人本来就显得小,简一鸣在老板的眼里就是个未成年小孩,怎么看都不是老板娘喜欢的类型,难道是老板娘的亲戚?

他看简一鸣,简一鸣却没看他,用英语和他打了个招呼之后直盯着钢琴看。

店长见状,反而高兴了点,能对乐器上心的人总能得到他的好感,就点头让人去试琴。

他们能在户外演奏的时间不长,只有早上和傍晚,中午阳光太烈的时候,乐器都要收回店里去。

简一鸣坐在琴凳上试琴,养眼的年轻人和钢琴的组合,就算他没有弹曲子,不知道水平如何,也很是引人注目了,年轻的女孩们更是不远不近地驻足围观。

音乐之城的艺术氛围相当浓郁,和花国国内的风气不同,这里的人把音乐和艺术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简一鸣经常就看见街头艺人,一把吉他一把琴,坐在楼梯边、喷泉边就开始演奏,他们甚至没有碗,直接打开琴盒,随意路人爱给多少给多少,自顾自的弹得快乐。

简一鸣也见过有人跳舞的,他以为是组合表演,看完了才发现,跳舞的男生和女生素未相识,他们和演奏者也不认识,仅仅是兴致来了快快乐乐的跳上两支舞,乘兴而来兴尽而归,走的时候相互行了个不太标准的宫廷礼,笑着就离开。

简一鸣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

和花国的艺术氛围非常不同。

他小小地试了一首肖邦的前奏曲,很短的曲子,足够他听出来钢琴的声音。

唔,跟他以前摸过的琴不太一样,这个琴键比较软,要弹有力度的声音,得用点技巧,倒是很适合演奏感情柔和丰富的作品。

众多钢琴里面,简一鸣摸得最多的琴都是斯坦威的,其次还有日本那边的雅马哈、卡哇伊,至于花国自己的本土品牌,古典音乐的不盛行导致制琴行业也不怎么发达,初学者弹弹可以,到了简一鸣这个级别,表现力就严重不足了,接触得最少的是欧洲的琴,然而这里是古典音乐的发源地,也是钢琴行业发展最前沿先进的地方,只是一首曲子就感觉到了不同。

钢琴也有很大的讲究,不同地区不同牌子的琴有不一样的脾气。用运动员来比喻,斯坦威就是个全能型选手,力量感很足,技巧很全面,弹大型厚重的作品可以,轻灵可爱的曲子也不错,没什么短板的地方。雅马哈就是个丝滑的选手,低配版斯坦威,动作技术有它自己的日式丝滑特点,比较耐造。卡哇伊选手则柔韧性更好,它可能在力度的表现力上有点缺失,但触感柔和,弹起来很舒服,长得也秀气漂亮。*

触感对于演奏家来说很重要,琴键接触的软硬、回弹的速度、力量和发音的配比……每一架琴都不一样,这就跟开车似的,有的车刹车松,要踩多一点才制动,有的车油门松,轻轻一碰立刻加速,一旦没有摸准车的调配,危险度剧增,对钢琴来说也是这样的。

武功再好,武器不合手,威力都要下降个百分之二十,所以接触不同的琴,提高人对琴的适应力,就成为了隐形的比赛,这个跟天赋有关系,更多却是看选手的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说,简一鸣的资源在所有选手里是最差的,他之前不仅没开过演奏会,就连比赛都很少参加,晕交通的狗狗简基本上就在临城长大,对国外的琴了解得少接触得更少。

琴行店长抱臂看着他练琴,听他第一首肖邦的前奏曲皱了皱眉,倒不是说很差,就是差那么点意思,听起来怪怪的,这种怪不是技术问题,是人和琴匹配度低,跟作者的笔力一样,想的和写的不在一个水平上。

如果不是亲戚、有关系,店长想不懂老板娘为什么要邀请这么一个小子了。

然后店长就听着这个少年以火箭般的速度迅速摸透了这台钢琴的特性,前后不过三首前奏曲的间距。

店长眨了眨眼,觉得好像就是这眨眨眼的时间,琴还是那台琴,可声音却不是那个声音了。

他看着简一鸣对钢琴点了点头,然后开始手指热身,接着他在钢琴面前深吸了一口气,抬指弹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