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这次听清了。

三月?主演都快出戏了,他还记着一个剧本里的角色做什么?

简浔想起那两个月的一天,跟导演齐朔聊天,得知了《梨园煎雪》的剧本是资方大佬原创,编剧那一栏用的是化名。

在这时,他将两者联系了起来,发现他对三月这个角色有种独特的情愫。

认识四个多月,除去中间他离开的两个月,满打满算相处也有两个月了,他们之间却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的聊过,每次都是三五句对话。

没有分享剧组的趣事,没有感叹当下的处境,更没有说起各自的朋友。

其实从始至终,他们并不互相了解片场外的生活,没有探索对方过去和现在的种种,了解的也许只是他是三月的扮演者。

他无故的对自己好,态度与别人迥然不同,他自律稳重,一心扑在工作上搞事业,没有任何的花边新闻。

所以,一个在地产界做任何决策都能影响房价股市的精英总裁,仅仅见过两次,凭什么就对自己好?

什么叫“你不一样”?

三月大概是有原型,只有这样才解释得通。

白月光还是朱砂痣?

小说里,每个总裁都有一个藏在心底的白月光,看来,这也并不是无中生有。

好难过。

被当成替身几个月,还浑然不觉,自己刚刚上赶着表白的样子,在他眼里一定又蠢又好笑。

难怪不拒绝,难怪不接受,玩物不配提要求,金丝雀养着确实要轻松许多。